/ 新闻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周丽婷:20年坚守到事实一线调查真相的从业信条

发布时间:2025-07-22 07:11:34

原标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周丽婷:20年坚守到事实一线调查真相的从业信条

44岁的周丽婷站在距离地面五六米的脚手架上,仔细观察天花板上的细节,忘记了刚刚上来时的恐惧。这是一起涉及文物修复技术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原告称一处古寺的天花板上应用的技术侵权。这处古寺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调查取证,周丽婷联系了多个相关部门,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明确答复,去古寺现场完成了取证。这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周丽婷20年从业经历中的日常。她曾参与过多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工作,其中不乏一些全国首例的案件。“做事认真严谨,这种平衡感和大局观是做好知识产权法官应当必备的素质。”

审理全国首例魔术作品侵权案 为后续案件审理提供新思路

“首案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审理这样的案件,对我来说深感责任重大。”周丽婷说,此前她曾审理过全国首例魔术作品侵权案。

面对难题,周丽婷请教了很多专家学者,还找来了魔术家的创作思路,理解他们的想法,最终就该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这起案件的判决也为后来一些涉及杂技艺术作品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思路。亲力亲为,到事实一线去调查真相,是周丽婷从业以来的信条。在另一起涉及文物修复技术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原告称一处古寺的天花板上应用的技术侵权。这处古寺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调查取证,周丽婷联系了多个相关部门,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明确答复,去古寺现场完成了取证。

她回忆说,取证当天,她顺着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往上爬,站到了距离地面五六米的高度,从而可以仔细观察天花板上的细节。“当时虽然紧张,但我也感觉到了一种真正接近到真相的成就感。因此在天花板下,我并不感觉害怕。”周丽婷说。

学习科技领域前沿知识 和原被告沟通更轻松

作为知识产权法官,在审理工作中,周丽婷常常要面对计算机、药学等多个专业知识领域最前沿的新技术、新成果,如何掌握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在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下做出判决,助力行业的发展,是周丽婷日常工作中面对的又一个课题。

“客观来说,知识产权法官不可能完全掌握每一个领域的技术难题和背景知识。我曾经办理的一起涉及蜂窝技术的案件,需要通过学习,去了解蜂窝技术具体的运行逻辑。同时,我会在法庭上关注双方当事人讲解、争辩的过程。通过学习和了解,结合法律规则,去做出公正的判决。”周丽婷说。

早在审理这起案件之前,周丽婷就在去手机厂商处调研时,向厂商的专家请教,学习一些关于手机蜂窝技术的相关知识。“作为知识产权法官,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对可能要涉及到的行业领域知识有意识地积累储备。”在审理中,她也会进一步梳理案件涉及的技术脉络和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学习,她理解起新技术的原理也越来越轻松了。“经验积累了,我也能更快速地进入案件专业技术讨论之中,更能站在法律和技术的双重视角来审视案件了。”

与此同时,周丽婷还有自己的好帮手——技术调查官。她介绍说,技术调查官是来自计算机、药学、电信科学等多个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他们可以在审理过程中,给法官提供专业知识意见,从技术视角辅助法官不断提升技术案件审理的专业水平。

扎根知识产权审判一线 20年审结知产纠纷3000余件

扎根知识产权审判一线20年来,周丽婷已高质量审结各类知识产权纠纷3000余件。她擅长释法说理,在涉及芯片专利侵权案件中,对于复杂技术问题和法律争议点的精准把握,得到双方当事人认可。

对于近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一光荣称号,周丽婷表示,这份荣誉也是对众多兢兢业业的知识产权法官群体的肯定。“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正处在一个新时代,我们国家的科技正在崛起,大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提高了。我也在这期间,见证到了创新创造的飞速发展。”周丽婷说,能赶上这股浪潮,让她倍感荣幸。“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诉求,这要求我们能够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法要形成一个平衡,这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这一点做得更好。”周丽婷表示。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