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省外贸上半年同比增长57.7%,居全国首位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7月21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半年,青海省完成进出口总值35.9亿元,同比增长57.7%,增速连续六个月位居全国第一。出口31.8亿元,增幅112.1%,进口4.1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发展目标,为全年外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杨小民介绍,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8个和104.9个百分点,出口贡献突出,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青字号”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彰显了青海外贸的强劲韧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政策、展会与品牌协同体系赋能特色产业出口,“一产”绿色有机农产品表现亮眼,出口3.4亿元,增长56%,增速全国第一,其中冷凉蔬菜出口激增2倍,冻鳟鱼等冷水鱼产品首次出口日本,藜麦和油菜种子实现西班牙、丹麦等市场突破;“二产”新能源与盐湖化工成为核心增长点,新能源产品出口18亿元,同比增长5.6倍,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4.4亿元增长32倍,多晶硅和单晶硅片首次实现出口,盐湖化工产品出口5.1亿元,增长2.5倍,镁系产品和聚氯乙烯均大幅增长;“三产”服务贸易进出口6834万美元,同比增长49.6%,聚焦绿色算力和地质勘探等新兴领域,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87万美元,增长306.7%。
全省8个市州全面开展进出口业务,形成了梯次协同格局,西宁市发挥引擎作用,实现进出口28.6亿元,增长52.8%,占全省79.6%,聚焦光伏晶硅和动植物精深加工;海东市进出口2.6亿元,增长30.5%,首次实现粮食作物和油菜籽自营出口;海西州进出口2.2亿元,增长1.5倍,围绕盐湖产业做精化工;海南州进出口2.4亿元,增长1.4倍,深化冷水鱼和甘草加工;同时,开放平台能级提升,西宁经开区进出口22亿元,增长1.2倍,西宁综保区保持稳定运行。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上半年有实绩的进出口企业达180家,同比增长16.1%,其中生产型企业82家,贡献进出口28.6亿元,增长196.7%,占全省80%,标志着外向型产业根基日益夯实;民营企业作为主力军,166家进出口31.2亿元,增长89.3%,贡献率112%;国有企业进出口4.5亿元,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态势。
在开放动能方面,贸易伙伴覆盖91个国家(地区),新增刚果等13个合作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的67个国家进出口29.6亿元,增长78.7%,占全省总值的82.5%,匈牙利、马来西亚和俄罗斯为前三大市场;成功举办“青海—香港经贸交流”等活动,打造青海家宴美食出海新渠道,组织企业参加越南国际博览会等展会,签约金额超30亿元;国际货运班列开行110列、增长129%,保障纯碱、PVC等重点产品出口。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