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闻“汛”而动、精准发力,吉林气象筑起“铜墙铁壁”
7月19日夜间起,一场强降雨“锁定”吉林,东南部地区雨势尤为猛烈。截至21日11时,全省平均降水量已达15.1毫米,32个站点过程雨量突破100毫米,111站次出现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64.7毫米。集安横路更是出现216.2毫米的暴雨。
高位部署 织密防汛减灾“责任网”
入汛以来,吉林省天气气候呈现“降水不均、极端多发、高温显著、流域风险叠加”等特征,汛情严峻,四大特点敲响防汛警钟。为保障汛期安全,7月18日,省气象局召开汛期气象服务再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落实中国气象局、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要求,全面做好防汛各项服务,吹响迎战强降雨的集结号,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形势。各级气象部门闻令即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打好这场强降雨防御主动仗。
精准预报 下好预警联动“先手棋”
这场预料之中的强降雨,是我省气象部门迎战大范围强降雨早预警、强联动、快响应的实战缩影。早在强降雨酝酿之初,精准的决策服务信息已直抵指挥中枢,为防汛部署赢得宝贵“提前量”。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70条,省级、市级、县级层层联动。闪信叫应、全网发布“绿色通道”直达公众54896人次;临灾预警“叫应”服务10轮次,叫应服务对象超300人。
联动响应 筑牢防灾减灾“共同体”
19日13时,随着雨势逐渐加强,省气象局果断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守制度。通化、白山、长白山等降水主要落区紧随其后,相继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一张严密的应急响应网络迅速铺开。
部门协同是打赢防汛硬仗的关键。省防办依据气象信息,密集发送气象专报4份、风险提示4份,精准调度辽源、吉林、通化、白山、延边、长白山等地,重点防范强对流及其引发的洪涝、山洪、地质灾害。当前降水仍在继续,通化南部、白山北部和西部、长白山保护区等地21日午后还将出现大雨,部分地方有暴雨。集安市气象台7月21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集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紧急对存在较高风险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人民至上 守护生命安全“坚实堤”
为保障民生安全,专业气象服务精准护航重点行业,全方位保障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畅行。自16日起,省气象服务中心逐日滚动为沈阳铁路局开展天气联合会商,精准研判暴雨集中时段和关键影响路段。驻场电力气象服务滚动更新天气实况与预报,支撑电力部门发布《吉林省电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吉林电网暴雨强对流地质灾害气象预测专报》,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针对丰满水库、松江河水库等重点水利设施进行跟进式、全流程的面雨量预报服务,保障水域防洪应急安全。
为保障气象数据传输稳定,集安市气象局紧急对域内41个区域站开展全方位巡检维护,完成所有站点雨量筒计数翻斗精密标定检测、升级数据传输系统软硬件设施,并对站点探测环境进行全面清理,以确保气象监测网络稳定运行,数据传输及时准确。
科普发声 传递风雨中的“定心丸”
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是稳定社会预期、引导科学避险的重要一环。18日,省气象局在动员部署的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传递强降雨信息及防范要点。
雨幕如织,汛情如令。从精准预报到滚动预警,从应急响应到全网叫应,从部门联动到科普发声,全省气象工作者正以专业与担当,24小时坚守在风雨前线。那监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预警平台发出的每一条信息、联合会商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是这个汛期里,气象人守护吉林安澜最坚定的誓言和行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通讯员 王晶晶 魏裕革 谷雨 梁馨月
摄影 辛童 张婷婷
初审: 王韬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