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龙陵:社工搭台 志愿者“唱戏” 激活志愿服务新活力
近日,龙陵县正上演着一场特别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专业社工当“导演”,暑假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做“主角”。“社工搭台、志愿者唱戏”的模式,激活了志愿服务的“一池春水”,让专业力量与民间热情碰撞出温暖的火花。
“小朋友们,来介绍下你们搭积木的想法吧……”在龙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社工的带领下教授托管班课程。这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保山市第三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龙陵县专场),正以“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的形式拉开精彩序幕。
今年暑期,410名大学生志愿者响应家乡号召回到龙陵,发挥自身优势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奉献青春力量。第一次参与活动的李峥,在专业社工指导下,上岗第一天就快速进入角色。“开班前,社工结合我们的专业做了岗前指导,还专门针对儿童服务做了培训,帮我们打磨出更贴合孩子认知特点的课堂方案。”李峥告诉记者。
龙陵县开设的“会暖春芽”暑假爱心托管班,依托自有阵地,联合专业托管机构、社工组织,吸纳有特长的职工、志愿者及专业师资,为学生提供覆盖全工作时段的托管服务。
“爸妈平时上班,我在家没自律性,来这儿能和小朋友一起写作业、玩游戏,还能学到学校里没有的知识,特别有意义。”托管班学生杨喆说。
基于前期志愿服务调研,活动中,社工与志愿者精心设置了科学实践、益智手工、心理健康、户外运动、红色教育等课程,既拓宽了孩子们的朋友圈,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红色教育课堂上,小朋友们走进李鑫故居,大学生志愿者化身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李鑫的革命事迹。
“今天学到了课本外的红色文化,从大哥哥大姐姐身上看到了奉献精神,以后我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王若瑾感慨道。
“中午大家都吃了哪些蔬菜呀?”在白塔社区托管班,志愿者张衡正带领孩子们探秘“神奇蔬菜”,整堂课充满探索乐趣。“我学的是农学专业,把专业知识变成孩子们能亲手参与的小活动,教他们认识蔬菜生长特性、完成水培豆芽种植,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成长,特别有意义。”张衡说。
作为张衡的“同事”,第二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刘洋已能独立带班授课,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作为志愿服务的‘老人’,我跳出了自我的小圈子。每次在社工姐姐的带领下,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成长,让我变得更柔软,也更有力量。”她笑着说。
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石艳兰介绍:“我们积极探索‘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模式,在服务‘一老一小’、培育本土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不断壮大专业社工力量。”
作为龙陵县首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项目设计、培训督导,让志愿者负责服务落地。在龙新乡黄草坝村,社工与志愿者调研发现,当地留守困境儿童多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缺乏精神陪伴。为此,活动专门引入心理健康课堂,通过情景设定与游戏体验帮助孩子们化解心理问题,提升自我保护和照顾能力。同时,志愿者与孩子“一对一”结对交友,助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不仅提供爱心服务,更注重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帮助留守困境儿童实现全方位成长。”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石艳兰补充道。
目前,全县55个村(社区)的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已全面有序开展,1783名孩子正在接受服务。社工力量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交融,正勾勒出龙陵暑期最动人的风景线。
“龙陵县将持续深化‘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志愿服务培训与激励机制,擦亮‘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品牌,以专业力量与志愿精神的双轮驱动,书写志愿服务实践的新篇章。”龙陵县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段波德表示。(记者 朱维静 乐莹 通讯员 段波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