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坚持阶级斗争观点的理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5-07-17 18:18:19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完全统一的。

  阶级的划分是由生产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不同人群构成的,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关系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关系。阶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察自原始公社解体后的历史,就必然会看到阶级、阶级斗争的存在,就能找到历史运动的基础,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一条指导线索。

  相反,如果离开阶级、阶级斗争观点,就在实际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识历史和现实,有可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历史和现实有所说明,但不可能把握住历史和现实的基础和本质。

  毛泽东作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理解这一点,抓住这一点不放松。就是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他对阶级斗争观点和唯物史观的统一性,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许多理论家,看起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头头是道,搞咬文嚼字很有一套,但往往就是抓不住阶级斗争的观点,或者就是要抹杀阶级斗争的观点,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抽掉了阶级斗争的观点,就等于抽掉了唯物史观,也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

  马列的书在,毛泽东的书在,篇篇章章,每有议论,都在理论上一刻也没有偏离阶级斗争观点。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说,必须要用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话很简单,但很深刻,比那些不着边际的长篇大论,在理论上深刻多了,在实践上管用多了。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自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以来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有人试图把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老想找这句话的毛病。特别是,毛泽东的同样的一段话:“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这句话更被熟知“历史是无所不包的”饱学之士臭了又臭。好像毛泽东肤浅得连历史除了阶级斗争还有别的内容都不知道。其实,只要不曲解这些话,就可以看到,这些话,深刻地把握住了历史的本质、基础和基本线索,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种对历史本质的抽象能力、把握能力,是那些嘲弄马列、嘲弄毛泽东的迂腐的饱学之士永远望尘莫及的。

  阶级斗争理论绝不是时下有些人歪曲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残酷无情的斗斗斗,打打打,闹闹闹,阶级斗争理论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它首先是科学,所以是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比一切以往的历史理论,也比当前流行的五花八门的时髦理论更能揭示历史的本质,说明历史的规律,预见历史的未来,因而也就能更符合实际地、科学地指导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捍卫的理论,是共产党不能放弃的、偏离的基本路线。直到1894年的10月,年迈的恩格斯还对意大利社会党的路线表示了坚决的支持,郑重声明:“如果意大利的社会党人宣布‘阶级斗争’是我们生活所在的社会中压倒一切的因素,如果他们组成为‘以夺取政权和领导全国事务为目的的政党’,那末他们是在进行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他们严格遵循着马克思和我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路线;他们的活动就和法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而首先是德国的社会党一样。在这些党中,没有一个党是不想夺取政权的,这正像其它的政党,如保守党、自由党、共和党等等也想夺取政权一样。至于‘阶级斗争’,那末它不仅使我们回溯到‘中世纪’,而且还回溯到古代各共和国——雅典、斯巴达和罗马所发生过的内部冲突。所有这些冲突都是阶级斗争。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种斗争只有在阶级本身消失之后、即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之后才会消失。而在这时以前,相互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贵族,将照旧彼此进行斗争,而不管意大利半官方报刊怎么说。”

  多么精彩的论述!坚持阶级斗争,就是遵循自1848年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注意这个提法),就是“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毛主席的说法和恩格斯完全一致。一切诡辩,都会在恩格斯的庄严宣告面前破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