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一滴水的“旅行”

发布时间:2025-07-17 08:11:57

原标题:一滴水的“旅行”

7月15日,这个大热天,高安市行政中心的南草坪上却飘着“毛毛雨”?走近一看,原来是116个小喷头正喷出细细的水雾,滋润着花草。神奇的是,这些水不是自来水,而是大楼自己收集储存的雨水!一滴水的利用,正在这里悄悄上演。

废水变宝

走进行政中心设备间,物业工程部主管米方指着一个水箱说:“天热开空调,机器会产生不少冷凝水。现在我们专门装了管道收集这些水,一天就能装满一大箱!这些‘天上掉下来’和‘空气里挤出来’的水,现在都用来打扫卫生和浇花浇草了。”同时,屋顶的雨水通过管道流进地下的蓄水池;地面的雨水也能渗过草坪和泥土,补充到池子里。

“我们在建楼时就规划好了雨水收集系统,”高安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节能股股长周丹补充道,“雨水经过沉淀和过滤,变成干净的水,通过水泵送到需要的地方。别看是雨水,一年能收集近800吨呢!”不只雨水和空调水,大楼里净化水设备产生的尾水、开水间用过的比较干净的水(像洗杯子的水),也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这些过去被直接排掉的废水,现在都成了珍贵的资源。

省下“大水量”

有了更多水源,怎么更省着用?高安市行政中心花了不少心思。

红外感应水龙头、感应小便器、高效虹吸水箱等节水器具实现了全面覆盖。一名正在使用感应水龙头的工作人员陈女士颇有感触:“比家里用起来更方便,手一伸水就来,离开即停,水量也适中。既能防止‘长流水’,又杜绝了滴漏,用着用着,节水意识也增强了。”这些智能“哨兵”把守着每一个用水点,较传统器具节水约35%。

草坪上那116个小喷头,也是节水“功臣”。它们把水打成细雾喷出来,比直接大水漫灌省水多了,还能更轻柔、均匀地浇到每一片叶子上,大大减少了水被冲走、渗掉和蒸发掉的浪费,省水效果高达30%。管理人员还装了16块智能水表,分布在水管总线、保洁和绿化等关键地方。数据实时传到监控大屏上,工作人员盯着屏幕:“哪里用水突然多了,可能哪里在漏水,一看数据就知道,能马上处理。”

效益看得见

点点滴滴的节约,最终汇成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楼收集利用雨水、空调水等“非常规水源”,能满足绿化浇灌和地面、车库清洗用水的34.8%,还能供应37.2%的厕所用水。成效直接体现为用水量的“双降”——全年用水量较去年同期下降8.2%,较整体改造前更是大幅下降了17.5%,表现远优于全市公共机构的平均水平。这不仅仅是一份环保成绩单,经济效益同样显著:全年节约水费支出9.56万元,节省相关设备维护及人工成本超过12万元。

“每一滴‘非常规水’都很重要,”高安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组成员陈英点明了关键,“以前当废水排掉的资源,现在通过设计和工程手段,变成了宝贝。算下来,一年能省下超过3000吨水。”她表示,这不仅是堵住了浪费的漏洞,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体现了公共机构带头示范的责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颖辉(蔡颖辉)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