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李克勤 | 横渡长江与摸着石头过河:各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5-07-16 09:16:58

  李克勤(jixuie)题记:横渡长江与摸着石头过河,是两种行为方式,各自背后的道有区别,也有联系。联系在于,二者都带有探索含义,区别在于,横渡长江更多是道层面的精神追求,而摸着石头过河更多是器层面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不一定有横渡长江的内在需求,而横渡长江的人,如果摸着石头过河时往往会更大胆,即使摸不到石头也会一往无前,勇敢地探索前行,是不是?

  这是画家唐小禾的著名画作《大风大浪中前进》,确切地说,原作的题目是《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有人似乎不喜欢,或者很害怕这个题目。

01

从毛主席个人行为,变成群众性的活动:

如何深悟横渡长江的意义

  我非常喜欢画家唐小禾与夫人一起创作的这幅油画。艺术作品来自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这是毛主席的观点。这幅画正是这么创作的,对不对?

  毛主席的形象,无疑是根据那幅著名照片来的。而主席身边的这八位人物形象,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站在前面的那位小朋友。当年我们上小学时,看到这幅画,仿佛自己就在画里面。

  这不正是毛主席的期望吗?

  中国教育,从小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未来不确定性的想法说法做法,在所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全民教育里树立起“反潮流”精神,是不是从毛主席开始的?

  中国文化曾经在先秦时期有过探险、探索的普遍传统,法家是比较典型的开拓型流派,也在秦国获得了极其有益的探索实践,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秦始皇是法家,秦始皇是完成中国统一的始皇帝,这难道还有假?

  不得不指出的是,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主流文化——官场文化逐渐让法家的处境开始越来越困难了,以至于法家不能善始善终了,对不对?

  中国文化,不能笼统说成是好,或是坏。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思路,叫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一番梳理,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文化,中国及中国文化才有出路,这难道还需要证明吗?

  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难道不能证明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趋向的社会变革是行不通的吗?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如果不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那么中国人,请注意不光是底层老百姓,即使民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难道还需要重新回到旧社会再来检验一次吗?

  社会主义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究竟是需要横渡长江的精神去探索前行,还是需要重复再来经过“摸着石头过河”呢?

  钱学森在《创建系统学》里指出:

  【我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预见性很差。我曾经说笑话,我们放人造卫星,如果也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早就打飞了,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没有理论怎么行得通呢?!但是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要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即2049年使我们的国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段好长好长的路。而且没有多少年了。多少年?65年!65年你要走完这条路,你老在“摸着石头过河”,那可不行。我们不能再犯错误,或者尽量少犯大错误,不要犯大错误。那我们必须有预见性,这预见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科学!这个科学是什么?就是系统科学!这个科学就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学。】

  钱学森同志深悟毛主席之道。

  到了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要有全民的“横渡长江精神”,也就是毛主席以身作则带领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探险精神,这种精神就整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文化传统里极其缺乏的,如果不从道层面想方设法来弥补,那靠“摸着石头过河”能行得通吗?

  毛主席从1956年开始打破传统思维,率先开始横渡长江,打破了长江不能游泳的思维枷锁,经过十年的反复实践,横渡长江就成了武汉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到了1966年7月16日,横渡长江,就从一般的体育运动,变成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含义的活动。

  这还需要细说吗?

  如果还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上面那幅画吧。

  画上出现了两位解放军战士。

  一位在毛主席右手边的那位还背着自动步枪。

  我多次亲眼见到解放军在横渡长江时,背着枪。

  还有民兵也是的。

  那叫武装泅渡。

  还有几位都是极富有代表性的人物。

  站在毛主席左手边的那位女学生英姿飒爽。

  后面两位无疑是工人和贫下中农的代表。

  三位拿着武器的,当然寓意工农兵——全民皆兵了。

  他们同时也是保护毛主席的。

  后面一位解放军和两位运动员模样的青年,肯定是运动健将。

  在长江两岸欢腾的海洋里,年青的一代紧紧跟着毛主席。

  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这幅画用了两个动词:

  【锻炼,成长】

  十分妥当。

  毛主席晚年的的确确在培养千千万万革命事业接班人上,部署精当。

  说主席早看五十年,一点不夸张。

  今天,那些国内外敌对势力最怕的是谁?

  不就是毛主席培养的人吗?

  毛主席去世以后,我们反复遇到这样的情况——平时无所谓,可一旦遭遇中国安全遇到威胁,如台海问题、中外关系危机等,一遇到重大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或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那些平常使劲发泄对毛主席不满的人,对人们反复提及毛主席立场、观点、方法,用以应对时局的境况,也不敢吱声了,因为他们的确也就只有指责别人的功夫,只有破的能耐,却无立的本事。从整体上而言,这样的人无论是思维还是行为,都是有漏洞的。

  2020年的疫情在武汉爆发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中国当时是怎样的心态、世态?

  这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因为抗击疫情,武汉这次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了焦点,有些国家的某些不良政客极其恶毒攻击武汉,国内某些人在其中也推波助澜,武汉人民对此心里是清楚的。

  武汉人民心里为什么亮堂?

  因为武汉有毛泽东文化,毛主席培养了武汉人民横渡长江精神,并且这种精神早就在武汉人民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了。

  武汉人民,全国人民心中有毛主席。

  毛主席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各族人民意味着什么?

  中国普通老百姓自己是心明眼亮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请问,“我们自己”里,少了毛主席行吗?

  当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发现不行的时候,会想到谁?

  我们越是坚守毛主席为我党我军制定的宗旨,我们就越是有力量。

  我们越是弘扬毛主席培养的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文化就越是有风光。

  我们越是深悟毛主席之道,就越是能够对毛主席的想法说法做法,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就越是能够更好道器变通,也就越是能够更好锻炼成长。

  毛泽东文化,永放光芒。

02

以横渡长江为例:

毛主席是怎样摸着石头过河的?

  毛主席第一次横渡长江,可以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

  请注意,毛主席当时是被所有身边的人所阻拦的,他们担心安全问题。

  可是毛主席义无反顾,突破了。

  他作为党、国家、军队和人民领袖,率先去长江里探险,而不像蒋介石那样的所谓领袖,什么难事都要别人去做,自己躲在后台,搞得好就跑出来摘桃子,搞不好就怨别人没有把事情搞好。

  毛主席总是把难事,危险之事留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否则毛主席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威望?

  毛主席经过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横渡长江后,到了1966年就来了一个道器变通之变。

  这个时候横渡长江,就上升到了道层面,在道器层面自然产生革命性影响,那就是水到渠成,道器变通了。

  这说明,毛主席个人承担了“摸着石头过河”初期的全部风险,这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对不对?

  正因为有了毛主席这样的“摸着石头过河”,摸清了哪些石头是有用的,哪些石头是是没用的,这就如同当年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都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毛主席就心里有底,心中有数了,所以他就能在横渡长江时表现出畅游的激情与风采,鼓舞着千千万万个革命小将,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一幅幅群众性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画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惊世界殊”,在所难免,是不是?

  李克勤后记:摸着石头过河,这可以作为一个大的战略部署初期的一项战术动作,而且这个时候的风险,一定得由少数人承担,没有必要让多数人承担,对不对?至于摸着石头过河之后,该有哪些动作?那就得多向毛主席学习了,最起码得谦虚一点,对不对?否则,那你就只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个阶段里徘徊了,是不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