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阳光下的守护|超大城市治理更需“绣花功夫” 在这里看见“微网格”治理成效
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我入住这个司机公寓已经一年多了,相较之前租的房子,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好很多,尤其是给车充电方便很多……”网约车司机邵文涛这样说道。他所提到的司机公寓位于上海G20外环线旁的“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而这个服务站的背后,正是上海公安机关对新就业群体的持续关怀。
“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平均每天为700辆网约车提供充电服务,站内还设有餐厅和休息区,司机公寓为200人提供固定住宿。这一服务站的起源,要追溯到能源企业在此建设的充电站。该充电站配备120把快充枪和24小时有人值守的停车场,充电电价也更实惠,投入运行之后很快吸引了大量网约车司机来此充电。“当时有些司机晚上来充电,因为充电占位就容易引发纠纷。”企业负责人回忆道。
为了让网约车司机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通过“微网格”融合治理,推动企业整合规模性租赁房资源,将原来月租两三千元、入住率不高的公寓改造为司机公寓,每间房能住3—4人,月租降至650元,屋内设有独立卫生间,配备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并有保洁员负责楼道垃圾清理、打扫卫生。这一举措既改善了网约车司机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公寓入住率。同时,充电站内还提供“代充代泊”服务,网约车司机不需要再寻找充电桩,车辆充满电后也无需自己挪车。而针对服务站车辆进出频繁的实际情况,嘉定交管部门全程指导企业规划功能区域设置,完善车辆进出线路。
此外,嘉定公安联合交通、劳动、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驻点咨询答疑、法治宣传、安全教育等工作。一方面,对入驻平台、租车公司等企业严格筛选把关,督促企业在日常运营中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网格“一事一议”,推动各职能部门开展网约车司机资格获取、入职签约等法律保障咨询,帮助网约车司机群体全面了解相关政策。有了“微网格”融合治理,不合格的租车企业被逐一清退,租车合同内“霸王条款”被清除,各类恶意克扣司机租金等警情也随之消除。
嘉定公安还依托“驿路有我”品牌,组建了“道路啄木鸟”志愿者队伍。该队伍充分发挥网约车司机对道路情况熟悉的优势,志愿者通过“e嘉人”微信小程序即可反映身边安全隐患、提出相关建议,这些信息通过筛选分级流转,分别由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落实解决,截至目前累计发现、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7个。
目前,上海嘉定全区“微网格”共已整合网格员基本力量4700人,协同落实部门包保力量1350人,发动可依靠力量 2.2万人,有效壮大了社区警务团队和基层治理力量。该项工作推广以来,全区主动排查解决苗子性问题32.8万件,实现命案持续“零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八类案件同比大幅下降,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镇”。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