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蹲点看振兴】凤庆县洛党镇:小玉米解锁大产业 开出三赢“新秘方”
片片绿野,根壮叶茂。在洛党镇新峰村木瓜寨小组270余亩玉米标准化种植基地里,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景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片看似寻常的玉米地,却蕴藏着解锁乡村振兴的“新秘方”。
新峰村位于洛党镇东南面,地处高寒山区,生态多样本是优势,但受制于地形气候和单一的种植结构,产量低、收益差,成为了制约村民增收致富的“瓶颈”。
得益于凤庆贤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进驻,新峰村的“困境”得到了解决。经过多方考察,公司将新峰村选定为农业产业升级示范基地。据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历胜介绍:“这里拥有合适的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公司将通过对不同作物在当地的种植情况和生长产量等相关数据,最终挑选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进行推广,目前已试种植热情果、人参果、鲜食玉米等。”
基地实行“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组织收购销售”的“三统一”管理模式,打造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基地采用标准化治理体系,利用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通过精准控制灌溉量与肥料浓度,实现均匀灌溉,既提升肥料利用率,又能确保玉米品质。同时,通过“一年三熟”的种植计划,种植两季鲜食玉米加一季蜜薯,让土地效益倍增。据测算,鲜食玉米亩产可达1.5吨,亩产值3000-4000元;蜜薯亩产约2吨,亩产值达7000元左右。
在洛党镇,“党组织 企业 农户”的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还为当地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公司来这里发展产业,我们家里也近,来他们这里做活,可以照顾到老人、娃娃,也有相应的报酬。”村民茶凤勤开心地跟我们分享着。据茶凤勤介绍,像她这样的农户还很多,鲜食玉米从种植、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务工的岗位。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用工超1200余人次。
新峰村党总支书记邹会康也算了一笔明白账:“今年与公司合作种玉米,公司所需劳力优先雇用本村人,每天用工稳定在20人左右,村民月均增收近3000元。农户既有土地流转金,还能参与务工。村集体通过协调服务,预计能够实现增收1万多元。”
“以前农户种地都是单打独斗、靠天吃饭,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也不稳定。现在有公司的加持,技术规范,效益有保障,后期我们还会选择合适的土地资源进行流转,让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历胜表示。
一株小玉米,解锁了农民增收、企业受益、集体创收的“三赢”新密码,为乡村振兴开出了“新秘方”。下一步,洛党镇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通过“党组织搭台、企业投入、群众参与”的产业振兴新路径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蛋糕”,进一步深化农民增收、企业受益、集体创收的利益联结机制,解锁共赢新秘方。(汤爱杰 王润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