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夏方海)7月13日,以“AI与法治”为主题的法学五院四系·名家讲坛(第五期)暨“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总会、武汉大学云南校友联络处、云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探讨人工智能与法治的碰撞与融合,分析AI技术对社会治理和法治进程的影响,并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为法治云南建设注入新动能。
主旨演讲环节,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律师柏厚来结合实务,以《AI智能体法律文书写作实践》为题,分享传统合同审查痛点及AI合同审查优势;云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首席教授费宇以《人工智能与统计学:法律人的认知工具箱》为题,解析AI技术原理及法律应用,为法律从业者理解技术底层逻辑提供专业视角。
当日下午,在昆明世博园内的中国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翔以《法治的道德基础》为题进行分享,他结合法哲学经典剖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出“法律若脱离道德共识,将沦为技术主义的工具”。针对AI伦理争议,他认为,法治的目标不是追求完美答案,而是通过规则约束权力,防止技术滥用导致的最坏结果。
云南省东南亚南亚产业发展促进会法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花凤第表示,当前各国在AI伦理及法律规范上存在立场分歧,该促进会将通过“搭建对话平台”“推动区域性倡议”“技术援助与能力建设”三大路径发挥桥梁作用,如组织跨国研讨会、协助制定分级治理标准、为资源有限国家提供伦理培训等。
据介绍,本次活动联动法学五院四系·名家讲坛,打破了学科壁垒,既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成为连接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未来,主办各方将持续聚焦科技与法律交叉议题,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法治高地提供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