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涯时评 | 以糟粕醋的“酸”酿出产业的“甜”
■ 陈奕霖
近日,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打造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范例。把糟粕醋从街头巷尾带到省级政府层面会议桌,反映出海南对糟粕醋产业化发展的重视,必将让这一传统美食香飘更远。
作为地道的海南美食,近年来,糟粕醋正逐渐火爆“出圈”。其原本是酿酒过程中用“糟粕”酒糟发酵制成的酸醋,渔民偶然发现用它烹煮海鲜格外鲜美,因此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不仅海南居民对糟粕醋爱不绝口,外地游客也被其“一口‘上头’,酸爽直击灵魂”的独特风味“俘获”。美食节目的推介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众多名人的“代言”,更是让糟粕醋声名远播。
长期以来,糟粕醋多囿于巷陌小店,停留在“小而散”的作坊式生产,虽有口碑却难成规模,虽有特色却未成品牌。海南省政府专题研究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对海南本土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保护,更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利用“舌尖上的美味”,发展“舌尖上的产业”,壮大“舌尖上的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
更进一步看,糟粕醋产业的培育与壮大将产生强劲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广西柳州螺蛳粉为例,其产业链发展带动就业超30万人,产值不断攀升,有效带动群众增收,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而且,以螺蛳粉为依托,柳州市打造了螺蛳粉文化展览馆、螺蛳粉小镇等文旅项目,形成“螺蛳粉 文化 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成为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也将有力促进富民增收,带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推进糟粕醋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此次会议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即编制一个顶层设计、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打造一个知名品牌体系、讲好一个故事、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出台实施一部规章法规,正是以坚持工业化思维、全产业链思路破解传统产业“有品类无品牌、有技艺无标准、有传承无创新”的困局。
传统风味要走向现代市场,跨越标准化的门槛是基础。标准化不等于简单化,更不是同质化,其目的在于通过严格的标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稳定,并且不失独特的风味个性。建立“从田头到餐桌,从工厂到用户”的全方位、全流程、全社会质量管控体系,是推动糟粕醋产业化的关键一招,有助于以统一规范保证糟粕醋风味不变、品质如一,由此打开更大市场。
“地方小吃”要迈向“国民级IP”,讲好文化故事、突出品牌价值是重点。当下,消费者不只是为味道买单,更为文化共鸣。海南糟粕醋既要讲好“踏浪南洋”的沧桑故事,也要传递“渔家酿造”的匠心精神,更需创新“百年酸汤”的现代表达。唯有通过“故事化叙事 场景化营销”,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方能让糟粕醋品牌“活”起来、文化“潮”起来,成为海南的靓丽“美食文化名片”。
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和振兴,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行业的力量。从川渝火锅、到柳州螺蛳粉,地方美食从街头走向产业园、从小作坊加工蜕变为工业化生产,带动多个行业快速发展的路径就在眼前,糟粕醋产业发展同样如此。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激活生态圈,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方能推动糟粕醋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实现百年酸汤“老树发新芽”,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风味,一方风味兴一方产业。糟粕醋的美味不只在舌尖,从街边小吃到规模产业,从地方风味到特色品牌,从走进工厂到走出国门,糟粕醋的产业化之路方兴未艾。我们期待海南以糟粕醋产业为切入口,探索更多传统产业升级的新路径,让更多“藏在深闺”的特色美食走出海南,实现风味的升华、产业的蝶变。
作者: 陈奕霖责任编辑: 杨子薇
推荐阅读
问政海南 | 里程数被篡改!琼海一新能源车主遭遇维权困境
问政海南 | 村里生活用水变“盐水” 相关部门这样答复
“邂逅海南绝美天幕”照片征集投票活动
专题丨当自贸港遇上航海日:海南直接把buff叠满
王毅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仲裁庭”存在重大缺陷,错误百出!
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共同守护:雨林中的自然与文化”海南主题边会在巴黎举办
天涯时评 |
“莎昱组合”横扫韩国强敌!国乒提前包揽女双冠亚军
以色列官员:加沙停火谈判过去24小时未取得进展
活动更多
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
公益海南·媒美与共2025年1号行动
2024年海南省电商平台禁塑宣传季
2025年海南(春季)孕博会
扫码下载新海南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