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新发布】云南持续强化“测、防、报”能力 让防御措施跑赢水旱险情

发布时间:2025-07-11 21:07:48

  7月11日,记者从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云南省水利部门持续强化“测、防、报”能力,顶住了年初冬春连旱、入汛初期旱涝急转、汛期局地暴雨洪涝频发的冲击,截至目前,全省灾情险情总体平稳,无水库垮坝、无堤防决口、无重要基础设施受冲击,城乡供水有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序有效。

  坚持综合施策,全力打赢抗旱保供水攻坚战

  今年春季,旱情迅速发展,云南省水利厅及时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持续做好雨情、水情、蓄水监测和中长期预报,对受旱地区的缺水状况进行动态排查摸底,加快推进“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抗旱保供“5个行动”。加强协调,突出抓好昆明市主城区供水安全。落实农村供水保障措施,全力保证生活生产用水。累计启用已建成的151口应急井、290处山泉引水工程和139个应急调水工程;新建53个应急供水项目。累计解决49.17万人因旱影响供水问题、13.31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问题;全省灌区累计供水23.22亿立方米,保障137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抗旱工作有力保障干旱地区城乡居民用水和灌溉用水。

  坚持滚动会商,严格执行汛期工作机制

  各级水利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抓好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严格执行主汛期“周会商 场次洪水会商”机制,明确防御重点区域和重要风险部位,直达基层第一时间调度相关责任人,督导做好防范工作。5月1日以来,省水利厅组织会商和视频调度21次,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1次、Ⅳ级应急响应5次,累计叫应和调度各级水利部门3303次,各级水利部门累计派出2009人次的专家组指导防汛减灾工作。

  坚持预字当先,强化监测预报

  依托短临气象预报和雷达反演测雨预报,共享整合气象、水文、山洪共12046个雨量站信息,结合群测群防体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分别是:“云中雨”的监测预报、“落地雨”的监测和洪水形成演进预报、洪水演进过程监测预报,通过“三道防线”进一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灾害,重点做好中小水库(水电站)、中小河流、山洪灾害临灾预警,确保水库调度、泄洪、险情和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一线和受影响社会公众。

  坚持预警叫应,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

  紧盯山洪灾害风险防范,落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和临灾预警“叫应”措施,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发布山洪预警4009次,发出预警短信17.12万条,累计叫应有关防汛责任人和落实预报预警处置情况1.55万次,为安全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坚持科学调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全省逐一落实水库、重要堤防、重点水闸、小水电站“三个责任人”和有度汛任务的在建水利水电工程清单。每天对水库“三个责任人”上岗履职情况进行抽查,5月以来,省水利厅已累计抽查704座水库的值班值守情况。强化汛限水位监管,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科学调度水工程,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强化堤防、水库、水闸等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有效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坚持机制创新,高效处置突发灾害事故和险情

  聚焦重大水旱灾害事件,健全水利部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和工作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作出研判部署,第一时间指导应急处置,迅速、有序、高效完成险情研判和处置等工作。省、州、县水利部门有效落实“1262”机制,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前采取防范应对措施,有效应对怒江州5·31洪涝灾害,全力预警叫应,指导开展群众转移避险工作,为安全转移近4000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云南网记者 段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