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绿地划分三类!宁波绿地养护有了新标准
日湖公园。本文图片均由市园林绿化指导中心提供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沈昶伟
“城市绿地划分三类,质量要求划分三级”。
今天,记者从市园林绿化指导中心了解到,新版地方标准《城市绿地养护质量要求》(以下简称《要求》)(DB 3302/T 1016—2025)正式发布。
相较于旧版,新版标准在结构和技术等内容上均有较大调整——
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三类,并明确了每类绿地的养护要求;
部分日常被提及的定义,如“城市绿地”“园林小品”“公园绿地”等被正式写入《要求》;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更改了部分绿地定义,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
其中,《要求》着墨最多的就是“三类城市绿地”的划分——参照绿地性质、区域位置、景观功能等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三类,并制定不同的养护标准。
进行道路养护的园林工人。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通过分级管理,有限的养护资源将更精准分配,确保重点区域得到保障;同时,新建绿地在养护期满后,按照绿地分类养护要求移交,避免建设单位整改返工造成的额外支出。”市园林绿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绿地分级治理,为城市绿地养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举个例子,像月湖、日湖这样覆盖人群面广、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绿地,要求以一类绿地的标准进行养护,而非核心区域绿地,根据实际情况,就可能划分为二类、三类绿地,在保证居民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节约一些资源。
北仑区泰山路沿线道路绿化。
另外,《要求》将养护标准细化了植物及设施种类。比如,增加了水生植物、藤本植物、竹类以及大型游乐、智能化设施内容。
“在之前,相关行业标准没有明确上述内容,养护程度如何,没有切实依据。”相关负责人说,增加相关内容后更直观,更利于养护和相关部门管理。
记者注意到,在此三类绿地的养护标准当中,将“亮灯率”提高纳入标准。
“照明设施直接影响居民的游玩安全和绿地的观赏性。”相关负责人说,提高相关标准要求有利于增加游园安全性。
在公园里游玩的市民。
此外,《要求》对不同类型绿地的养护质量进行了明确,涉及乔灌木、草坪、地被植物、时令草花等多个方面,同时对杂草野株控制、病虫害防治、土壤基质管理、附属设施维护及清卫保洁等均作出明确规定。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为宁波城市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提供统一、科学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全市绿地养护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