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至4日凌晨,峨山彝族自治县塔甸镇海味村委会下海味村民小组遭遇连续强降雨,山洪冲入村庄,25户53名群众受到滑坡隐患威胁,其中4户村民的房屋严重进水,房屋坍塌风险较高。接到预警后,塔甸镇高效响应、果断处置、协同作战,用4小时21分钟成功将25户53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6月3日21时34分,我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联系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塔甸镇防汛工作业务负责人马涛回忆说,放下电话后,他立即来到下海味村民小组上方的公路边,当时河水夹杂着泥沙已经越过涵洞漫上路面。
6月3日22时许,塔甸镇党委书记唐雪冬和30余名乡镇村组干部分组行动,挨家挨户敲门叫醒受威胁群众,明确要求“空手撤离”,压缩转移时间,确保过程有序高效。“按照之前的演练步骤,我们先把所有的居民集中到村组公房,然后组织车辆将所有人送到距离下海味村不远的亚尼集镇幼儿园。”唐雪冬介绍,在转移群众的同时,现场村组干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连夜疏通4户村民房前屋后的堵塞排水沟,有效减少积水倒灌,避免了土木结构房屋因渗水造成结构性损坏。调动2台机械清理道路塌方和沟渠,以防山洪再次涌入村庄。
雨中的亚尼集镇幼儿园空气湿冷,6月4日凌晨2时许,塔甸镇紧急调拨的100床抗灾棉被分发到现场群众手中,确保他们温暖过夜。6月4日一早,塔甸镇组织食堂备餐并统一配送,让转移群众吃上了热乎的餐食。随着雨势减弱,定点联系塔甸镇的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六队及时到下海味村民小组开展专业勘查,在确认安全后组织群众有序回家。
“我们每年4月都会组织群众进行洪涝地质灾害转移避险演练,事实上,在乡镇干部到达现场之前,受灾严重的4户村民已经开始自行转移了。”在唐雪冬看来,本次紧急避险之所以能够迅速、有序,得益于严格实施“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平时的应急演练。目前,下海味村民小组搬迁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下一步,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深化运用“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持续优化预警响应流程,压实各级责任,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屏障。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剑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