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红河州民政局持续牵头抓实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10 11:07:42

  2024年3月,随着“红河州云康爱心驿站示范点”正式挂牌,由红河州民政局牵头建设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迈入实体化运行新阶段。一年来,红河州民政局以机制破题、资源整合、服务升级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四州市的“全域联动、精准兜底”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为边疆民族地区精康融合探索出可复制的“红河路径”。

  机制创新:四州市联动破壁垒

  面对跨区域协作薄弱、服务资源分散等难题,红河州民政局主动担当区域中心建设“主引擎”。一是顶层设计强统筹。红河州民政局联合三州市民政局印发《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构建“6个一”协同联动服务体系,加强各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实施“4331”精准康复新模式,满足患者多元化诊疗需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优化布局、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三大任务,实施健全体系、双向转介等四项行动。二是三级网络全覆盖。打造“红河州云康爱心驿站示范点”,辐射带动四州市建立“专业医院短期诊疗—福利机构中期照护—社区精康机构社会融入”康复链条,实现服务层级无缝衔接。三是资金保障多元化。统筹中央、省州福彩公益金2212.60万元,用于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的维修改造、医疗设备采购以及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和建水县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建设,夯实服务根基。

  资源整合:区域协同显实效

  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资源整合,民生兜底网越织越密。一是医疗资源下沉。在红河州民政局精神卫生福利中心设立全州首个专门收治精神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科室,收治跨州市精神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72人次;开设了全科医学科,收治精神疾病合并综合性疾病患者85人次。二是社区康复兜底。承接省民政厅255万元兜底服务项目,覆盖四州市未服务人群,5月起提供康复支持;推动建水县申报全国社区康复试点,探索“城镇—城郊—农村”三区康复模式。三是专业人才支撑。以红河州精神卫生福利中心为主体,组建17人的医技专业服务队;以红河州协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13人的康复服务队。同时,加强与基层精神卫生管理部门的联动,分别在蒙自、屏边等地举办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基层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家属的照护能力。

  服务升级:精准康复暖民心

  聚焦患者“复元回归”核心目标,红河州民政局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一是建立“4331”精准康复新模式。滇南区域中心在红河州民政局的指导下,创新打造“4331”特色康复模式,即:“4疗”,农疗、工疗、艺疗、心疗四种疗愈模式;“3有活动”,日常活动天天有、特色活动月月有、重大活动节庆有;“敞开3门”,让服务对象走出病房门、走出医院门、敞开心灵之门融入社会;“1区”,一个生活体验区,锻炼服务对象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出院后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我照顾,融入社会,达到“复元 回归”的目标。特别是利用福利院绿化带打造的“园艺农疗小基地”,让患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舒缓了情绪,提升了自我价值感。二是社工“1 3”动态服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红河州民政局积极引入红河州协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创“1名驻点 3名流动”社工模式,联动医护、家庭、志愿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驻点社工实时响应需求,流动社工链接“暖冬行动”等社会资源,让患者感受社会温情。三是兜底救治解民忧。为更好地集中收治特困精神疾病患者,红河州民政局精神卫生福利中心组建120人专业筛查队深入四州市,累计筛查严重精神疾病患者4889人,发放并减免各类抗精神病药物费用10.70万元;开通三甲医院“绿色转诊通道”,为83名特困患者提供转诊陪护,破解“无监护、难救治”困局。

  下一步,红河州民政局将着眼长效发展持续发力,继续深化服务创新,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将创新科技支撑,建设红河州枢纽型中心智慧化平台,联动移动公司“10万 ”摄像头现有资源,赋能各县市“云康爱心驿站”,做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初级服务全覆盖,开发智慧精康小程序(患者端)、精康信息采集APP(社工端)2个小程序,实现对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全域化闭环管控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将打牢人才基础,对4个地州的100名社工、民政基层协理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同时,还将深化试点服务,持续秉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原则,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为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从机制破冰到服务落地,红河州民政局以区域协作“一盘棋”、精康融合“一条链”、民生兜底“一张网”,正助力更多精神障碍患者推开“回归之门”,为滇南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廖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