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尖锐指出党内两种致命倾向:
右倾保守:惧怕美蒋力量,不敢放手斗争(如不敢平分土地、不敢长期作战);
“左”倾冒进:在具体斗争中轻视敌人,拒绝团结同盟者(如排斥中农、知识分子)。
他毫不留情地批判:“若在整体上高估敌人而不敢胜利,是右倾;若在局部问题上盲目冒进、放弃团结,是‘左’倾。”
当革命的火种在风雨中摇曳,一种无形的迷雾曾笼罩在队伍上空——惧怕美式装备的锋芒,不敢深入虎穴作战,担忧彻底摧毁封建根基会动摇根基,甚至被长期战争的阴影所慑服。毛主席却以穿透历史的眼光斩钉截铁地宣告:“全世界帝国主义和中国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统治,已经腐烂,没有前途。”战略上的藐视,是穿透虚妄、坚定信念的锐利武器。若在全局上高估敌人、畏惧斗争、不敢胜利,右倾机会主义的泥潭便会吞噬前行的勇气。
然而,真正的革命智慧远不止于此。当目光从战略的星辰大海聚焦到战术的荆棘丛林,“纸老虎”瞬间显露出“真老虎”的锋利獠牙:
“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斗争问题上…决不可轻视敌人,相反,应当重视敌人,集中全力作战。”
轻敌冒进之殇:若因敌人整体腐朽而放松具体斗争中的警惕,忽视精准的策略、放弃团结中农、知识分子、工商业者等关键力量,盲目冒进,“左”倾的深渊便在不远处。轻视具体战场上的敌人,本质是对历史曲折性的无知。
僵化保守之危:在具体困难前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或大胆出击,则陷入右倾的窠臼,让时机在犹豫中流逝。
如何精准反对错误倾向?毛主席开出的药方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门动态平衡的艺术。
战场上的辩证法:
当捷报频传时:士气如虹,最需警惕“左”倾!防止被胜利冲昏头脑,变成轻敌冒进的“莽夫”。
当遭遇挫折时:阴云笼罩,必须严防右倾!避免因一时失利而丧失信心,变成畏缩不前的“懦夫”。
土改中的平衡术:
群众未发动时:首要敌人是右倾!扫除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的软弱,点燃斗争之火。
群众已燎原时:工作重心转向防“左”!防止斗争扩大化,确保政策边界清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战略的望远镜让我们穿透迷雾看见终点,战术的显微镜则确保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毛主席的斗争艺术,其精髓正在于“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辩证统一:
1.“藐视”是信仰与底气:洞悉历史规律,坚信腐朽力量必然灭亡,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破除“恐美”、“惧蒋”的心魔。
2.“重视”是方法与务实:在每一次具体交锋中,把敌人当作凶恶的“真老虎”,周密部署,集中力量,讲求策略,团结多数,以狮子搏兔之力克敌制胜。
毛主席关于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论述,绝非尘封的历史教条。它淬炼自血与火的革命实践,其内核是对矛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实践复杂性的高度尊重。
在历史的螺旋中寻找平衡:
“胜利时警惕左倾冒进,逆境中反对右倾退缩——这才是真正的革命辩证法。”
掌握“藐视”与“重视”的辩证法则,就是在信仰与理性、勇气与智慧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这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制胜密码,更是我们当前应对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永恒心法。当你能在全局视野下保持坚定,又在具体行动中极致务实,胜利的道路,便已在脚下清晰延伸。
所以,越是我们困难时候,越发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力量,更需要学习和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智慧。
是为读《毛选》第四卷之《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所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