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巧家崇溪:特色产业绘就富民新画卷
在平均海拔2900米的巧家县崇溪镇溪北草原,连绵成片的中草药材种植基地里,药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工人们穿梭在田间,忙着为当归、云木香等中草药施肥、浇水、补苗、除草,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昔日,崇溪镇溪北草原饱受频繁霜冻、旱涝交替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困扰,加之大量劳动力外流,这片万亩高原土地产出低效。然而,去年以来,崇溪镇精准施策,通过“党支部 集体经济 招小商 能人回引”方式,巧妙地将自然劣势转化为发展“耐寒药材”的独特优势。如今,上万亩曾因霜冻干旱的低效土地,摇身一变,成了飘满药香的“希望田野”。当地依托中草药产业,让“低效地”蜕变为“聚宝盆”,为高原群众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崇溪镇充分发挥高海拔气候优势,全力盘活低效土地资源。通过积极引培企业大户,目前已种植云木香、当归、黄精等中药材近5000亩。”崇溪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晓倩介绍,“我们创新建立订单式合作机制,构建起收购企业‘点单’、种植企业和大户‘派单’的良性互动模式,既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又彻底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还通过土地流转、吸纳群众务工、收购农家肥等多种途径,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下一步,崇溪镇计划建立育苗、分拣、初加工等产业链环节,持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扩大规模种植,全面提升药材品质,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把自家部分土地流转给公司,闲暇时就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有100块钱收入,一个月差不多能工作20天。这里离家近,方便我回家料理庄稼、喂养牲口,一举多得。”崇溪镇干沟村伙房小组的蔡兴珍将土地流转用于中草药材种植后,摇身一变成为家门口的“产业工人”。
“我们公司在崇溪镇种植了近500亩中草药,主要品种有云木香和当归,平均每天吸纳附近务工人员约60人。预计今年云木香亩产收益可达6000元左右,当归亩产收益约8000元。”巧家县俊鑫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介绍,公司采用“土地流转 务工”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让6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我工作了20天,今天领到了2000块钱工资,特别开心!像我快60岁的人,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工作。在这里上班,公司每天还安排车辆免费接送我们上下班,回到家还能照料家里,真是太好了!”家住崇溪镇干沟村新寨小组的杨洪分感慨道。她家离务工地点七八公里,每天搭乘公司的车往返,工作生活两不误。
从“靠天吃饭”的困境到“靠药致富”的转变,崇溪镇用发展中草药产业这副“良方”,成功治愈了低效土地的“顽疾”。当曾经贫瘠的霜冻地上长出“致富药”,当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高原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溪北草原上徐徐展开。(巧家融媒记者 饶兵 陈红云 通讯员 谭朝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