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高喊“独立人格”的时代,“独行侠”成了某种流行:
你一个人打拼、一个人疗伤、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流泪。
听起来像极了自由,实则藏着孤独、焦虑、和“去政治化”的自我想象。
有人说:“鲁迅也是独行侠啊,他晚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可你真以为鲁迅是个隐士?是个与世无争的知识分子?
不。鲁迅之“躲”,不是躲清闲,而是躲官僚、躲审查、躲收编。
他“独行”,不是不管人间疾苦,而是用笔为人民请命。
他不合群,但他的笔,始终指向黑暗、指向麻木、指向权力。
一、鲁迅不是逃避,而是在战斗
“躲进小楼”是他的物理状态,但不是他的精神状态。
他办刊物、写杂文、扶持青年作家,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和黑暗的搏斗。
他在沉默中写,在写中战斗。
他用笔继续做“毁灭旧世界、点燃新希望”的工作。
二、“独行侠”是自由,还是幻象?
今天很多人打着“独行侠”的旗号,
不求改变世界,只想在世界里不被打扰。
他们说:“我不在乎政治,不谈时代,只谈自我。”
但鲁迅说: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独行的表象下,是阶级的孤立;
清醒的退场中,是拒绝被驯化。
三、“独行”不是目的,联合才是力量
资本主义喜欢制造“独行侠”幻象,让人远离群体,拒绝组织,只信“自己努力”。
但鲁迅早就识破这种把个体包裹在沉默中的骗局。
他不是逃避集体,而是等待更清醒、更真正的人民团结。
他说:“希望是附丽在存在的上面,有人就有希望。”
结语
今天,如果你感到孤独、无力,别急着做一个“独行侠”。
你要想清楚:
你的独,是逃避,还是清醒?
你的行,是内卷,还是反抗?
你的侠,是消费符号,还是阶级自觉?
鲁迅不只属于文学史,更属于今天每一个想要在黑暗中留下火光的人。
点个“在看”吧,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独行,不是一个人走,而是在人群中清醒。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