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落阳村的临沧安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种植的姬松茸获得了大丰收。务工群众穿梭在大棚间,手法娴熟地采摘姬松茸,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20元,不仅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照顾老人,在家门口务工真的很幸福。”落阳村村民李娜托开心地说。
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今年3月,贺派乡党委通过“招小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澜公司,并将落阳村闲置的650平方米帮扶车间租赁给安澜公司,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公司采取“党组织 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姬松茸产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公司共有18个大棚,目前成熟的第一批姬松茸产量有限,需工人精细采摘,每天用工量23人,预计到8月高峰期,每日用工量将增加到60多人。”公司负责人刘建华介绍,公司采取“集中 分散”的就业模式,工人不仅可在基地采摘姬松茸,还可将采摘的姬松茸带回家进行削菌根赚取务工费,实现家门口就业到家里蹲务工。
在耿马产业园区的云南云天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裁剪、缝制、熨烫等工序有序流转,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这家投产1年多的工厂,已吸纳周边乡镇160人就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幸福车间。
“生产车间共有3条服装生产线,年产各类服饰15万套,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车间最大可容纳80人就业。”公司负责人何文华说,公司创新推出时段自选、计件结算、弹性上工的运营模式,制定弹性工作时间,实行“保底工资 计件提成”薪酬制度,设立“妈妈岗”,务工群众可结合照顾“一老一小”需要,自行选择上班时段和时长,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安澜公司和云天公司只是耿马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耿马县为破解群众赚钱顾家两难问题,以党建引领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通过“招小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盘活闲置帮扶资产、开展“技能耿马”行动,为边疆群众铺就一条就近安心就业的幸福路。目前,耿马县已开展技能培训24场次1175人次,建成家门口的务工车间13个,实现了984人在家门口稳岗就业增收。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陈会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