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深处的“电力粮仓”
白天利用光能和风能将河里的水“储蓄”到山上的上水库,夜间将这些水放到山下的下水库,通过地势落差产生势能,继而转化为电能。在靖安的一处深山中,藏着我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如今,该电站进入二期项目的紧张施工。预计到2031年,电站全年发电量将达37.23亿千瓦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电力粮仓”。
6月23日,记者驱车来到靖安,驶入宝峰镇辖区的美丽乡村道路。整条道路与周围的香樟林海融为一体,远处是幽幽青山和清澈的潦河,美不胜收。盘山而上,十几分钟后,一个巨大的山洞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洪屏蓄能。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2010年6月开工,工程总装机容量1200兆瓦,2016年12月全部投产发电,设计年度发电量17.43亿千瓦时。二期工程2023年12月开工,预计2031年全部投产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1800兆瓦,设计年度发电量19.8亿千瓦时。”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聂赛表示。
目前,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正处于通风兼安全洞、进厂交通洞、通安隧道、鸬鹚坳大桥等作业面的紧张施工中。跟着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的项目负责人李祥科,记者进入通风兼安全洞,工人们正在进行硬化作业。李祥科介绍,当前项目主要进行前期基础施工,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电站主厂房的建设。“你看,与别的山洞不同,这个洞从山脚开挖,长度近1500米,全程都是8%的向下坡度,工程安全风险系数高,交通运输难度大,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含水量丰富,给我们施工带来很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项目部在洞室施工中,采用“防水板 止水铜片 遇水膨胀止水条 注浆加固”组合防水方案,显著提升洞室防渗能力。同时,升级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原则,配备专业团队实时监测围岩稳定性;建立24小时安全巡查制度,对不良地质段实施超前支护,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二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期工程运行稳定有序。离开施工现场,记者又来到位于地下100多米深的一期工程主厂房。这里共有4层,发电机层的4台机组正在轰鸣运行,全部是无人化智能操作。“现在是用电低谷段,电站正在进行蓄水储能作业。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段,上水库的水通过540米的落差流下来,产生电能输送给电网。”聂赛说,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接入电网后,相当于电力系统接入了一座反应灵敏的“超级蓄电池”,使电力平衡由“刚”变“柔”,系统运行更安全、经济、灵活。
作为我省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全部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兆瓦,全年发电量可供1万户四口之家使用88年,年节约发电标准用煤约5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0.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0.53万吨。“当前,二期工程整体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通风兼安全洞提前了4个月贯通。我们将继续克服困难,加速掘进,为后续地下厂房施工打下坚实基础。”李祥科表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陈璋)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