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产创融合赋动能 “挑战杯”赛展锋芒——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在产业“链”上培养人才

发布时间:2025-07-02 11:11:09

原标题:产创融合赋动能 “挑战杯”赛展锋芒——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在产业“链”上培养人才

曾佰龙 毛 辉

在202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舞台上,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卤汁中酵母菌抑制寄生曲霉生长和黄曲霉毒素合成研究”项目,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斩获省赛特等奖。这一殊荣彰显了近年来该院以“产创融合”为核心理念,推动专业教育与产业创新深度协同的改革成效,探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何以“产”为基石、“创”为羽翼,在产业“链”上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

豆腐创新项目破茧成蝶

来自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对传统豆腐产业开展了深入调研,决定从一种天然防腐剂入手。团队主要成员、大四学生何晓暄介绍,项目灵感源于湘西南地区豆腐作坊生产效率低、产品难以长期保存的现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保鲜剂,抑制寄生曲霉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的合成,从而显著提升豆制品的保质期。

“从实验室小试到企业生产线中试,每一步都离不开学院产创融合平台的支撑。”何晓暄坦言,该院为项目提供了发酵工程实验室、食品分析检测中心等硬件资源,并联合当地龙头企业邵阳豆制品公司共建“产教协同创新基地”,让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项目最终以“技术 产业”双维度优势,在挑战杯评审中赢得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扎根产业沃土培育创新之花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产创融合之路,始于对区域产业特色的精准定位。邵阳作为“中国豆腐之乡”,拥有百年豆制品加工历史,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技术瓶颈。学院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确立‘服务地方、赋能产业’的办学定位,将豆腐专业 打造成集工艺传承、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学科 。”

产教融合基因渗透于育人全过程,该院构建“三阶递进”培养模式:大一开设《豆腐文化与非遗技艺》课程 ,让学生在作坊实践中理解传统工艺精髓;大二依托“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平台”开展数字化设计,培养技术革新思维;大三进入校企共建的“豆制品产业学院”,参与真实项目研发。毕业生刘婷便是受益者,她在产业学院孵化出的“速食豆腐预制菜”项目,毕业后直接落地邵阳某食品公司,使得该公司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搭建技术转化“高速通道”

在学院办公楼走廊,一块“产创融合成果展板”格外引人注目:近三年校企联合研发项目23项,技术转化率达65%,带动地方企业新增产值1.2亿元。这背后,是学院构建的“三维协同”创新机制——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学院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以“邵阳豆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联盟由学院牵头,联合8家龙头企业、2家科研院所组建。企业每年投入200万元研发基金,学院选派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共同攻克豆腐保鲜技术、风味物质调控等难题。联盟孵化出的“低温豆腐保鲜技术”已授权3家企业使用,延长产品货架期至15天,助力邵阳豆腐走向全国市场。

“挑战杯的荣誉仅是起点。”团队负责人计划毕业后继续深耕豆腐产业,并将项目成果申报科技攻关项目。该院将致力于更宏大的布局,计划联合地方政府启动“邵阳豆腐 产业创新港”,打造集研发、孵化、展示于一体的产创综合体,力争将豆腐产业打造为全国食品工程领域的标杆。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