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刻痕、花椒、刮削器 资阳濛溪河遗址凭这些惊艳出圈文博舞台

发布时间:2025-05-26 12:11:32

原标题:刻痕、花椒、刮削器 资阳濛溪河遗址凭这些惊艳出圈文博舞台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5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如火如荼开展。在四川馆主展馆内,资阳濛溪河遗址成为耀眼“明星”,在这场全国最高规格的文博盛会上大放异彩。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

资阳濛溪河遗址展示区

“我是花椒树,六万岁,来自濛溪河”的趣味标语引人注目。在绿色花椒树装饰的映衬下,玻璃展柜内陈列着9件来自濛溪河遗址的展品,带划痕的橡果、刮削器、刻有划痕的石块、花椒等,静静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这些展品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印记,引得参观嘉宾纷纷称赞。

资阳濛溪河遗址展示区

“我们平时最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就是花椒,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世界最早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花椒!”市民张女士说道。

资阳濛溪河遗址为何能在国际性展会上“出圈”?答案背后是其无可比拟的学术与文化价值。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距今10万—5万年,发现数以万计的石器和动植物遗存,是旧石器时代“百科全书”式的重大发现,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填补了现代人类特别是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阶段的多项空白,为东亚甚至全球早期现代人类演化研究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甚至部分唯一性的系统新材料。

与此同时,一款安岳紫竹观音石窟主题冰箱贴同样在展会上备受青睐,其样本几乎被参会客商抢空。冰箱贴利用自采的高精度数字模型等比例还原制成,完整重现摩崖石刻精美典雅的神韵,让艺术瑰宝以小巧精致的形态走进大众视野。

近年来,资阳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上频频发力,从远古遗址的保护性挖掘,到数字科技的创新性应用,资阳正以别具一格的“资”态,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让古老的文化“潮”起来,不断推动资阳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图片来自资阳市委宣传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杨颜铭)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