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善于将大米制成多种特色小吃,从米线、饵丝到饵块,无不体现着对粮食的巧妙利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一道以核桃酱为灵魂的漾濞卷粉,凭借其独特风味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
制作好的漾濞卷粉 图源:“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漾濞卷粉起源于越南,当年滇越铁路运行后,一些越南百姓为了谋求生计,开始在滇越线上卖卷粉,将米浆蒸制卷粉的工艺带入了滇西地区。传入云南后,漾濞县结合“中国核桃之乡”的物产优势进行本土化改良:以核桃、花生研磨成酱替代豆芽、香菇等馅料,佐以酸腌菜、油辣椒等配料,成为了极具本土风味的特色小吃。
制作漾濞卷粉需遵循传统工序:选用优质大米浸泡2-4小时后,经石磨研磨成细腻米浆,再放入特制的圆形铁盘中,在柴火灶的沸水锅中均匀旋转,蒸制出厚薄均匀的透亮粉皮。成品卷粉可呈筒状或条状食用,摊开粉皮,抹核桃酱、花生碎,配酸腌菜、豆芽、葱花等辅料卷切装盘;或切条凉拌,佐以酱汁、辣椒调味。漾濞卷粉的核心在于核桃酱的醇厚与米香的平衡,酸辣口感中透出坚果香气。
厨师将米浆铺在圆形铁盘中 图源:“掌心漾濞”微信公众号
漾濞卷粉以粉皮柔韧爽滑、口感酸辣鲜香著称。核桃酱的油脂香气中和了腌菜的酸冽,米皮的淡雅凸显食材本味。作为当地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漾濞人常以卷粉作为三餐主食,街头早餐摊点、街巷小吃店均可见其身影。这道工序考究的小吃,既承载着传统手工技艺的延续,也成为联结当地居民味觉记忆的纽带。
裹上核桃酱的漾濞卷粉 图源:“掌心漾濞”微信公众号
从异域传入到本土创新,漾濞卷粉的演变印证了云南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如今,这道以核桃酱点睛的米制小吃,不仅成为了漾濞的代表,更作为乡愁的载体,记录着滇西小城的美食传承与生活智慧。
资料:“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掌心漾濞”微信公众号
编辑:周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