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南镇康:帮东村的“红色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05-24 20:07:41

  夏日的临沧市镇康县帮东村,稻浪翻滚,傣式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在勐堆乡111号界桩杨梅坡执勤卡点,民兵周天龙认真开展日常巡控。这个与缅甸接壤的傣族村落,既是镇康县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也是强边固防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镇康县以“一年巩固提升、两年创新提升、三年全面建强”为路径,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堡垒”,党员成为“旗帜”,边民成为“哨兵”,绘就了一幅“边防固、边境安、边民富、边关美、边疆兴”的壮美画卷。

  “党建 网格”:织密边疆治理“一张网”

  “我们通过‘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把党的触角延伸到边境线每一个角落。”帮东村党总支书记金国友介绍,党支部覆盖7个村民小组,98名党员嵌入社会治理网格,与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两网融合”。

  “守边不仅是职责,更是守护自己的家。”村民周天龙说。而他的故事正是帮东村“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缩影。

  老党员周天龙,曾担任村民小组长,如今是联防联控的骨干。2020年至今,他累计参与巡逻300余次,上报可疑情况不计其数。

  镇康县将帮东村作为试点,推行“党建 社会治理 民族团结”模式。勐堆边境派出所与村党总支组建“警地联建·平安乡村”党建联盟,民警驻村参与巡逻、普法,今年以来联合开展巡边20余次,普法宣讲15场。

  “党员 石榴籽”: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

  在帮东村,党员既是守边人,也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

  “用傣话讲案例,老乡们更容易理解。”帮东村党总支书记金国友利用傣族语言优势,走村串户宣讲党的民族政策。

  坚果地里、文化活动广场、火塘会上……时常有金国友与村民围坐学习讨论的身影。

  镇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介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中,当地以“四个共同”长廊建设为载体,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评选、民族节庆联欢等活动,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

  “节日一起过,困难一起扛,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亲’。”傣族村民普文兰说。

  2024年9月27日,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村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边民 哨兵”:从“守边人”到“兴边人”

  强边固防的根基在民心。帮东村通过“边民互助组”机制,将护边守土与增收致富结合。

  “边境巡逻回来,顺道打理,一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党员致富带头人周天贵家的坚果地里,坚果树长势正旺。

  镇康县依托“兴边富民”行动,在14个抵边村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2024年,帮东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87.6元。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路灯照耀下的帮东村更显神秘魅力。

  “现在坚果、甘蔗产业我们采用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通过为农服务中心、直播带货等链条销售,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帮东村90后专职护林员刀亚南说。

  站在村口远眺,青山如黛,田畴如画。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正随着边疆党建的春风,传唱得更加悠远……“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特色、三年树品牌”,镇康县的蓝图正在落地。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丽君 邓红梅 赵玉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