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致敬青年先锋|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海江:为石化装置安全拆解装上“智慧大脑”
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海江:
为石化装置安全拆解装上“智慧大脑”
5月14日,刘海江(右)指导员工通过5G远程操作系统,控制现场大型机械进行智能拆解施工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技术人员坐在5G远程驾驶舱内,轻推操作手柄,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一处老旧石化装置拆解现场,智能液压剪精准切入一条原料管线,切割面温度、应力数据等实时回传至AR AI实景指挥平台。
这样的场景,5月14日发生在位于沧州市沧东经济开发区的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指挥中心。
远程智能拆解,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海江在这一行已经干了十来年。
1987年出生的刘海江是沧县人。2014年,他成立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注智能拆解、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应急救援等四大主业。
刘海江介绍,创业初期,传统拆解过程中存在依赖大量人力、动火作业及高空作业等难题。因为还无法对作业区域形成全覆盖监控,容易出现风险预警滞后或缺失等。多年来,他一直努力攻克这些难题。
2017年,刘海江专门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投资近2000万元,带领技术研发人员学习先进智能拆解技术,并购置多台机械设备进行重新组装,进而研发新的智能机械设备和操作系统。
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研发远程操作系统时,团队屡屡碰壁,设备反应延时问题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在一次装置拆解演示过程中,操作指令发出后,现场机械设备整整3秒才有反应。这让刘海江心急如焚。
“我们联合相关通信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技术攻关。”刘海江说,经过上百次算法迭代和十余版硬件方案调整,最终他们自主研发出现场环境采集、挖掘操作分析、通信状态测试、遥控发送分析等模块,将系统延时从秒级降低到毫秒级,现场机械设备反应和操作指令发出基本同步。
经过3年攻关,刘海江带领的研发团队最终研发出5G远程操作系统、AR AI实景指挥平台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机械设备。同时,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认证,形成了一整套智能化、一体化拆解工艺,为拆解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
“智慧大脑”如何发力?
“我们通过5G远程操作系统,实现重点环节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远程精准控制,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刘海江介绍,AR AI实景指挥平台采用AR实景与AI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画中画技术,展示各个关键点位的视频或监测数据,实现了对拆解现场人员、车辆、机械、装置的智能化识别和实时监控。被监测对象一旦出现异常,平台就会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处理。他们还将一批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机器狗、行业定制机器人应用到项目拆解一线。
很快,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就应用到了公司首个智能拆解项目上。2020年12月,他们利用5G远程操作系统,为西安一家炼油厂顺利拆除了一座高90余米的烟囱。
随着智能拆解技术不断成熟,海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陆续承接了国内多个大型石化工厂的安全拆解任务,累计拆解清理面积超过10万亩。
刘海江始终没有停下技术研发的步伐。他带领团队取得了50余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参与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扎根环保,回馈社会。2021年,刘海江组建海江集团应急救援队。凭借多年在石化行业的施工管理经验,他创新性地将新技术应用到应急救援中,探索出一条智慧化应急救援新路径,带领应急救援队参与全国多项应急救援任务。
“目前,我们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沧州建立了四大智能指挥中心和应急储备仓库,致力于为地方应急救援提供平台信息共享的‘智慧大应急’方案,形成多级联动的一体化协同作战的应急指挥系统。”刘海江说,他们将持续深耕石化行业拆解工艺,研发更多高端、智能的设备和工艺,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