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让每个困境孩子都被看见 昆明官渡区启动“聚光伙伴”赋能计划

发布时间:2025-05-16 21:07:33

  5月15日,昆明市官渡区启动“聚光伙伴”赋能计划,通过“沉浸式培训 实战演练 技能比武”的创新模式,为全区儿童工作者配备“侦察装备”,构建起困境儿童保护的三级联动机制。

活动现场 供图

  作为官渡区“官爱未来·益童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试点项目,“聚光伙伴”赋能计划项目启动会暨‌“聚光奇兵训练营:儿童需求侦察兵计划”工作坊,由昆明市官渡区民政局、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指导,昆明市官渡区致行儿童发展中心承办,金马街道办事处协办。

  “沉浸式剧本杀”打开儿童世界:理解儿童与儿童权利

  “现在你是父母在外务工的12岁女孩,请根据卡片提示为你的生活需求打分。”在金马街道会议室里,参训儿童福利工作者正经历着特殊的“角色转换”。资深儿童保护实务专家蒋艺设计“代入不同儿童角色”的体验活动,让儿童福利工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审视世界,从多个维度为自身需求打分,直观感受儿童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儿童并非未长成的大人,而是具有独特视角与诉求的权利主体。”培训中,蒋艺围绕“理解儿童与儿童权利”主题,从儿童的定义与特征切入,通过理论阐释与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参训者对儿童多元需求及权利本质的认知。

  同步开展的“需求筛选”小组活动中,参训者从各类儿童需求卡片中,逐步剔除非核心选项,最终提炼出儿童的关键需求与各项权利,以此验证“需求 责任 问责=权利”的逻辑链条。“通过反复讨论与共识凝聚,促进参训者深刻体悟‘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四大权利的平等性与关联性,明确‘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在实务决策中的核心地位,为后续精准识别需求、制定干预策略奠定认知基础。”

  专家赋能 “沙盘”演练 解码“儿童保护风险评估公式”

  “儿童是未来更是当下!”活动特邀资深儿童保护专家杨海宇以《儿童关爱保护:儿童保护和福利制度》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以“儿童是谁”这一根本命题为切入点,剖析监护缺失等典型案例,深度阐释法律赋予儿童的公民身份及其“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四大核心权利,系统解构儿童保护“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凸显“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社会赋能、儿童参与”的多方共护格局。

  “儿童权益保障需突破‘生存保障’单一维度,聚焦尊严维护、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发展性需求,构建‘法治为纲、体系为基、社会共治’的综合保护生态。”杨海宇说。

  “儿童保护工作是一群人在共同努力。”在厘清儿童福利工作者职责环节,参训者以“职责对号入座”进行互动演练,明确各层级儿童福利工作者的工作职责,纵向贯通“区未保中心—街道未保站—社区儿童主任”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政策和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在儿童多元需求发现与识别方法论层面,引入“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分层解析儿童可能面临的风险分布,运用“儿童保护风险评估公式”量化风险因素(如监护缺失权重30%)与保护因素(如社会情感技能提升保护效能20%),指导基层儿童福利工作者基于“红黄蓝-高中低”不同儿童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制定分级干预策略。

  整场工作坊以“政策贯通—风险洞察—协同行动”为闭环,推动参训者从“模糊感知”迈向“精准画像”,最终实现儿童保护从“单兵演练”向“体系作战”的跃升,为构建“全链条、专业化、有温度”的官渡护童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官渡区聚焦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创新服务模式、筑牢基层阵地,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立体化关爱网络。“‘官爱未来·益童成长’试点项目之‘聚光伙伴’赋能计划的启动与实施,构建‘培训 实践 竞赛’三位一体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儿童保护体系向精细化、协同化升级,标志着官渡区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官渡区民政局副局长陈若清介绍道。

  目前,官渡区民政局已经组建了一支官渡区多专业的未保专家库,成立未保专家组。14名专家组成员分别来源于高校、心理健康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儿童保护社会组织以及资深儿童保护实务专家。

  昆明市官渡区致行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娟介绍,“聚光伙伴”赋能计划将通过专题培训和实务技巧工作坊、技能大赛等方式提升官渡区儿童福利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协同共育护童成长模式,进一步搭建各部门各层级儿童工作者、社工、学校等多部门多专业的个案会商有效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赋能支持,确保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应保尽保、应护尽护’。”

  云南网记者 张梅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