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实意把广大民营企业当作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近日,省委书记王宁在接受央媒联合专访时表示,云南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中担当生力军。
能源是云南第一支柱产业,民营经济正以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融入、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成为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绿色能源强省的重要力量。
走进位于蒙自市的云南美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单晶硅生产车间,一排排单晶炉高速运转,智慧运输车来回穿梭。智能生产线上,一根根圆柱形硅棒被加工成方棒,送到下游切片工厂,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以及光电子器件制造提供高品质原材料。
“云南制造”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如何更好地降本增效、实现优电优用,是政企共同发力的方向。
“生产成本中电力占比超过四成,我们充分用好云南电量足、用电绿、价格优的多重优势和深谷电价、峰谷平电价等优惠政策,依托能源管理系统加强能耗管控,灵活调整生产组织模式,仅3月份就节省电费超过180万元。”美科公司党支部书记、设备设施副总监王子文说。
我省能源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多措并举做好用能保障,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充电”赋能。
滚动研判供需形势,动态优化保供措施,稳步推进电源建设,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发、供、用电保持较高增长。今年一季度,全省发电量增长12.2%,用电量增长7.4%,工业“新三样”用电量增长7.8%;新能源投产497.1万千瓦,红河电厂扩建工程并网发电,有力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
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清洁电力占比稳步提高,绿电优势不断扩大。随着托巴水电站投产,全省水电装机增至8360.36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有6座在云南;新能源装机突破5400万千瓦,光伏、风电分别成为全省第二、第三大电源;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超过90%,绿色能源发电占比超过8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安全可靠的能源电力有力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工业“新三样”成长为千亿级产业,“云南制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绿电 先进制造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优势。2024年,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12%和18%。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电消费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绿电交易市场日趋活跃。2024年,全省绿电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6亿千瓦时,是2023年的120余倍,累计核发绿证7.4亿张。加快绿电绿证应用,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绿色贸易竞争力,已逐渐成为企业的共识和需求,更增强了企业在滇发展的信心与底气。
不仅如此,一系列电价优惠政策持续加码,为企业轻装上阵再添助力。今年春节期间,我省实施的深谷电价政策共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3800余万元,惠及绿色铝、电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
“今年我省实施深谷电价政策、新能源成本分担机制,叠加暂停尖峰电价和市场化交易均价下降等因素,将为大工业用户降低度电成本约2分钱,助企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聚焦用电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省能源局、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高标准推行低压用户“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户“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举措,以办电“阳光”、用电“省心”持续打造优质高效供用电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刷脸办电”和企业“一证办电”、“电水气网”联办、“不动产 用电”联动过户,不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打造更优用电环境。
“以前民营企业办理用电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提交大量资料,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如今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同步完成电力外线开挖并联审批事项,电网外线工程与客户内部配电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大幅缩短办电时间,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办电效率。”玉溪易门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主任张纯介绍。
截至目前,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全省用户累计节省投资36.47亿元,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为每户5.19小时,同比降低40.07%,供电可靠率达99.921%,企业群众办电更加省时省心、用电更加安全可靠,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晓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