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赵义宏:一袭法袍护正义

发布时间:2025-05-15 00:07:33

  “赵法官讲话我们老百姓爱听,也能听懂”“他非常理解我们心里的难受之处和想要解开的‘疙瘩’”“他教会我们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提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赵义宏,群众都为他由衷点赞。

  “要听完,听懂,听进去”

  身着灰色法院制服,赵义宏略显消瘦,两鬓斑白却未显暮气,黑色全框眼镜后,一双眼睛专注而有神。

  十五载扎根一线,赵义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欲静则平气’,工作首先得会‘听’!了解诉求和关键信息后,进而实现情绪上的‘破冰’,建立起对法院、法官的信任和理解。”赵义宏说。

  2023年7月,赵义宏办的第一起案件让他至今记忆犹新。2023年7月某日上午9时,当赵义宏按照约定时间到景洪市人民法院服务大厅,发现老张(化名)抱着满满一大袋材料坐在长凳上,低着头不停地翻找,脸上挂满愁容。

  “别着急,你慢慢说。”将老张邀请进办公室坐下后,赵义宏和往常一样给他递上一杯水。在近3小时的接访过程中,赵义宏和同事始终保持耐心倾听,及时记录下老张讲述的关键信息,并将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反馈给对方进行确认。

  案件办理环节,赵义宏积极将情况整理上报,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打通难点和堵点,及时把案件进展情况告知老张,请他理解并耐心等待。2023年11月,案件得以实质性化解,老张如愿拿到了被拖欠的37.7万元工程款。

  “为了我的事情,法官们不分白天黑夜,有时饭都不能好好吃,帮我写材料熬到凌晨,谢谢了!”老张感动地说。

  “以真情和真诚待人,错不了”

  执法为民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同事眼中,赵义宏办案不仅有耐心,也有善心。

  2024年,景洪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在办案中了解到,老徐(化名)和配偶居无定所,生活十分困难,因其申请的被执行人无资产可执行,近4万元的执行案款一直未能到位。

  赵义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常和同事们自购生活物资前往看望老徐夫妇,帮助其解决眼前困难,并争取到了4万元救助金。2025年春节,老徐如愿领到救助金,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向赵义宏所借的钱还清。

  “人都可能会有困难的时候,将心比心吧。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执法办案,以真情和真诚待人,错不了!”面对感谢和赞许,赵义宏诚恳谦虚。

  “赵大哥自己很节俭,经常穿着30元一双的鞋子。身边的人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去帮。”谈及赵义宏,景洪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干警李照芬眼睛湿润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长期以来,赵义宏不仅全力维护公平正义,也让法治温度更加真实可感。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法官不只是一种职业身份,更代表着一份责任和担当。群众的司法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坚持学习,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赵义宏说,“书本上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知识储备,把理论学得更深;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会帮助我们提升职业素养,把工作干得更好。”

  在景洪市人民法院工作以来,赵义宏坚持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撰写专业文章、调研报告十余篇。

  回顾15年的工作历程,于赵义宏而言,法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奋斗一生的事业,是热爱,更是使命。

  如何当好一名法官?问题的答案,可能要源于一场漫长的坚持。这是赵义宏年复一年深耕基层和定分止争间,用心、用情,踏实地写下“法官”二字的故事。

  云南网通讯员 段健 王莉萍 资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