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稻虾共生”奔富路
初夏的南昌市恒湖垦殖场,数万亩良田正上演着“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种养模式。水草摇曳,清澈的水中,刚投下的虾苗穿梭其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恒湖垦殖场自2016年投入360亩试养小龙虾以来,至2024年稻虾田面积已发展到4.87万亩。这里采用“一季稻一季虾”轮作模式,实现了“稻虾错季共生”,提高了稻田利用率,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凌晨3时许,养虾大户尹诗泉操控着无人机,将饵料精准投放到虾田中。尹诗泉说:“自从使用无人机投喂饵料后,效率大大提高了。”这也是恒湖垦殖场小龙虾能够“早人一步”上市的重要秘诀。通过实施“三早策略”(早育苗、早投苗、早上市),垦殖场在3月到4月间就能实现成品虾批量上市,填补市场供应缺口。
在养殖过程中,恒湖垦殖场运用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和智能饲料投喂系统,对水质和饲料进行严格把控,全方位保障小龙虾的品质。在销售领域,垦殖场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展渠道,依托冷链物流保障产品新鲜度,成功将恒湖小龙虾卖到全国,并实现出口。
如今,“恒湖”品牌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构建起从养殖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恒湖垦殖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国钧介绍,恒湖垦殖场进一步深耕南昌市场,将大米与小龙虾培育成拳头产品。同时,探索“稻虾鳝”“稻虾螺”等种养模式,开辟产业新赛道;借助电商等新业态开展多元产品贸易,提升市场竞争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曹章保)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