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争分夺秒为守护生命加速度,工作的地方“永远亮着灯”;有这样一群人,在产妇初为人母的脆弱期与新生儿的“生命开端期”,以专业与温情搭建起一座特殊的“健康港湾”……她们是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一起走近这些“天使”,感受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日常。
在瑞丽市景成医院月子中心内,轻柔的哄睡声与婴儿的啼哭声交织。护士熊街兰正俯身在婴儿床前,用温热的毛巾为新生儿擦拭小脸。随后,她抱起孩子,将温热的奶瓶缓缓送到婴儿嘴边,轻声哼唱着安抚歌谣。
这边刚安顿好宝宝,她又快步走向隔壁房间,为产后的妈妈检查伤口,耐心指导着母乳喂养的技巧,从产妇的饮食起居到情绪疏导,每一项护理工作都细致入微。这些也是她和同事们每天要重复的工作。
3月28日,瑞丽市景成月子中心的护士熊街兰和同事正在看护宝宝,突如其来的地震引起了强烈的晃动,熊街兰马上反应,立刻将宝宝从护理台抱起来,双膝跪地坐下,护在怀中,一手扶住护理台,一手紧紧搂住宝宝。摇晃愈发剧烈,她被甩到墙角处,加湿器倒地、水流一地,仍一直把宝宝紧紧抱在胸前未松手。一旁的同事也用尽力气抓住3辆载着婴儿的婴儿车。晃动减弱后,熊街兰坐在地上安慰着怀中的孩子说:“没事,没事。”
“看到这些小生命,哪里还顾得上害怕?护住他们,就是我唯一的念头。”熊街兰和同事拼命护住婴儿的监控视频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为勇敢的两个女孩子点赞,不少宝妈看到后感动地说道:“当妈妈的看到有人这样护着自己弱小的孩子,真的非常非常感动。”
“对于当时的情况,是下意识的本能,我相信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每一位护士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经历这件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信念。”熊街兰说。
在月子中心工作,面对的是产后虚弱的宝妈和刚刚落地的婴儿,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耐心。从生命诞生到家庭新生的过渡带,月子护士既是护理者,更是支持者,她们守护的不仅是母婴健康,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初体验。
走进瑞丽市医院急诊科,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转运床滚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家属焦急的询问声交织成特殊的“急诊交响曲”,护士们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生命防线。
瑞丽市医院急诊科内,急诊科护士赵艳巧正在有条不紊地协助医生为患者洗胃。她在一旁温柔地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别担心,过程中有任何不舒服就告诉我。”她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熟练连接洗胃机,仔细调节各项参数。
赵艳巧说,“急诊科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每个细微之处都关乎患者的康复。配药时多核对一遍,就能减少用药风险;照顾洗胃患者多些耐心,他们的不适感就能减轻一分。”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她坚守岗位的动力。
从温柔呵护新生命的月子中心,到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科,熊街兰和赵艳巧在不同的岗位上,用同样的爱心与责任诠释着护士的使命。
时值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向所有像她们一样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致敬,感谢她们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用爱温暖人间。
云南网通讯员 郑莹 罗迪 郑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