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发贵在工作岗位上。王毅/图
10时,当天的第二批快递运抵昆明顺丰汇金大厦网点。刚派送完第一批货物陆续归来的快递小哥们,默契地支开滚筒输送机,卸货、分拣“一条龙”作业,扫码枪红光闪烁、嘀嘀作响。
“老者,这个包是你的。”全国劳动模范者发贵扭头接过包裹,手上整理包裹的动作一刻不停。10多分钟后,他骑上载满包裹的摩托车准备出发,手机提示音响起:有顾客下单了。“您好,我是顺丰快递员,刚刚在App上看到您下单寄东西,我马上过来。”挂断电话,要收派件的地址在他脑海中浮现,迅速形成最佳路线。
2008年,当过兵、务过农、正“昆漂”的者发贵抱着找一份糊口工作的想法,求职进入刚成立的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当时,数字经济涌起新浪潮,快递行业逐渐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入了行的者发贵隐隐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时代同频。
他日益用心:每天6时起床“早读”,记熟各个分区的目的地代码以提高收派件效率;熟悉自己负责区域内的每条道路和每位客户的上班时间,结合客户个体需求规划配送时间和方式;向客户回收或到废品站收集纸箱反复练习快件包装,练就了又好又快的包装技能,快件包得既结实又美观;研究外区优秀的业务抢收案例,在自己负责的区域中多方开发客户资源,助力网点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他注重细节:按递送顺序码放快件,减少寻找时间;与经常寄件的客户约定取件时间,提高取件效率;给习惯让他代收的顾客提前打电话,确保派送顺利。
“者师傅摸索总结的经验,从不藏私。”云南顺丰速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者发贵开始带徒弟,从工作流程到线路规划,从收寄禁忌到包装技巧,从服务礼仪到与客户沟通要领,他口授身传,至今已带出了200多名优秀的快递小哥,为公司派送一线、网点运营、行政管理领域输送了一批人才。
17年时间与快递行业同行,者发贵亲身经历了快递业从熟背代码、手写运单到数字化收派件,从统一包装到个性化专业包材,从粗犷的运输到定制化、品质化服务的种种迭代升级。在不断学习全面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他也对行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有了新的“关照”。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者发贵从不在面单上随意标注用户详尽信息,他会及时提醒客户通过涂抹、覆盖、撕毁等方式对快递面单信息进行处理;结合快递配送人员以电动车、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特点,他协助网点负责人组织开展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对行业内部不戴安全头盔、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案例剖析;立足工会代表的身份,他提出了调整快递员劳务派遣机制、提升从业人员归属感等建议,架起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
17年,牢记“每个包裹都承载着一份期待”,者发贵累计服务客户上万人,收派行程超过20万公里,处理收派件量60余万件,至今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成为客户心中的“顺丰名片”,当选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云报全媒体记者 岳晓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