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永胜县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应急管理全过程,围绕公共安全治理从“事后响应”向“事前预防”转型升级目标,积极推进应急处突“一站救”改革,系统提升基层应急队伍、应急指挥、服务保障能力,构建“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新格局。
整合“四项资源” 完善要素强保障
长期以来,基层应急队伍“兼而不专、建而不强”,应急资源分配“小、散、弱”,一直是制约全县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短板。永胜县从改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入手,通过高效整合人员、待遇、物资、场所“四项资源”,提升队伍综合保障,解决全县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薄弱问题。
依托全县已有扑火队员、护林员、国土规划专管员等专、兼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等方式扩建15支总数达183人的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高效整合林草、自然资源、气象等行业部门资金构成资金拼盘,将队员待遇由原先的2000元/月提升至4000元/月以上,实现待遇增加的同时不额外加重财政负担。针对应急救援队伍“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职业特点,完善“五险”、意外险等优待保障政策,队伍凝聚力、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永胜县还通过规范化改建林工站、“一队一站”等办公场所,实现15支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场所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统筹全县应急、林草、消防等应急物资装备1038台(套),实行统一管理、统筹使用、资源共享。
“相比以前,现在不仅待遇更高了,岗位保障也落实了,我们日常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程海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一名队员说道。
强化“三个统一” 优化机制快响应
建立“平战结合”的管理指挥体系,实现应急队伍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管理。按照“属地管理、行业指导”的原则,厘清承担的自然灾害防减救、森林草原防灭火等职责,救援队平时由乡镇指挥使用,战时由应急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执行处突任务。同步完善县乡特大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制定了救援队工作职责、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随时准备执行任务。建立《永胜县应急队伍考核管理办法》,新聘为应急救援队员的必须进行统一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素质不过硬的队员有序进行调整,源头规范队员进入关、考核关。每支队伍设队长、副队长、班长,实行差异化待遇管理,通过细化考评指标、设岗定级等培养措施,确保队伍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做实“三项实训” 练兵备战锻精兵
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实战能力是关键。针对永胜自然灾害点多面广的现实情况和突发性强的事故特点,科学制定救援队伍全年训练大纲、“一月一主题”培训计划,整合森林消防、城市消防、应急、林草等部门力量开展集训、轮训、上门帮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每支执法队严格落实早操、晚练、“每周一集训、每月一比武”制度,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目前,已开展内勤内务、装备操作、体能训练等多个科目培训20余场次,全面提升队伍“救早、救小、救初”响应能力。
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职责定位,把应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理论学习、政策辅导等形式,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以来,积极参与护林防火、安全宣传、排险除险等工作,已累计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巡护100余次,交通疏导20余次,快速处置火情6起,切实通过指挥体系优化、专业力量下沉、物资高效统筹,提升险情处置效率,真正实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改革,通过完善指挥体系、狠抓练兵备战、强化物资保障,不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构建响应快、专业化、能力强的现代化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永胜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共永胜县委组织部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