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中国梦·劳动美|全国劳动模范李亚:钢铁上“绣花” 奋斗中闪光

发布时间:2025-05-05 09:07:38

李亚进行地轨式焊接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研究。

  焊接电弧温度近8000℃,环境温度40℃以上,厚重的焊工服、防护面罩、防尘口罩全副武装——这便是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杨林总厂电焊工高级技师李亚的日常工作条件。焊枪为针、焊条为线,焊花飞舞中,一条整齐的焊接“鱼鳞纹”出现,他露出满意的微笑,继续焊接下一条焊缝。“电焊工就是在钢铁上‘绣花’的人,师傅告诉我,一名优秀的焊工是用数以吨计的焊条和钢板堆积而成的。”李亚说。

  2009年,24岁的李亚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进入云南建投集团工作,跟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相伟学习。李亚对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师傅的指导下,每天与五六十公斤的焊丝为伴,凭着超强的悟性和耐力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并在参与建设我省多个标志性工程的过程中不断刷新技术高度。

  2017年,李亚所在公司承接了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构件制作任务。这座大桥横跨金沙江峡谷,建造时采用独塔地锚式悬索桥结构,钢桁梁由59个节段组成,节段与节段之间全用螺栓连接,一个节段长26米、宽13米、高6米,构件制造精度只允许偏差0.6毫米。

  面对行业公认的加工难题,李亚带领团队花了两年多时间,做了97组焊接试验,最终使全桥39万颗螺栓穿孔率达到99.8%,59个节段2500榀构件实现标准化制作,杆件制造精度能够相互替代使用,达到了业内一流制造水平,填补了云南省大跨度钢桁梁制造安装的空白。

  “我喜欢琢磨技术,有时候几天几夜都在思考怎么攻克难题。”李亚始终认为,坚守匠心就是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厚板焊接在钢结构制造领域一直是个大难题,在板厚达到110毫米、焊接难度D级的昆明华润拓东商务中心项目中,李亚带领团队研究并应用多层多道错位焊接的新工艺,攻克了超(特)厚板焊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攻坚克难,用65天时间完成了全线8座钢箱梁桥的制作任务,为老挝第一条高速公路提前13个月通车奠定了基础。

  李亚还参与了昆明南站、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昆明万达广场、永仁大桥等标志性工程的焊接工作,将匠心熔铸在高山、峡谷、广厦间,先后荣获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最美职工、云岭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亚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他接过师傅的衣钵做好“传帮带”。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解决了200多项重大焊接难题。他们自主研发的“四丝气体保护焊设备”,完全取代了人工操作,实现厚板大截面箱型构件熔透焊缝的自动化焊接,焊接效率提高了3倍。近年来,工作室培养出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3人、云南省焊接技术能手11人。

  从一名焊接新手,一步步成长为“技能大师”,李亚对创新的求索和对行业的热爱始终不变。他说:“那一道道焊缝就是我坚守的阵地,我愿一生坚守匠心,以技艺为笔描绘壮丽山河,让梦想在弧光焊花中绽放。”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