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劳动“模范生”|黄金德:深耕27载的乡村共富“设计师”
宁网编前语
劳动最光荣。从精密制造到数字转型,从科技攻坚到乡村振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奔涌的浪潮,激荡出宁波发展的澎湃动能。“五一”之际,中国宁波网推出“劳动‘模范生’”专题报道,让我们跟随这些奋斗者的足迹,解码宁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看见平凡中的非凡,致敬每一份点亮星辰大海的匠心坚守。
黄金德。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李睿清 通讯员 王诗梦
别墅敞亮、道路规整、花木繁茂、村民和乐……走进慈溪市龙山镇徐福村,美是第一感受。而这一派“景美人和”,离不开一位共富“设计师”操刀,他就是村党委书记、今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黄金德,也是村民口中亲切的“阿德书记”。
时间拨回到1998年,新官上任的黄金德眼前是这样的图景:房屋杂乱如“补丁”,村道狭窄又曲折,村集体年可用资金不足40万元……彼时的徐福村,可谓是“一穷二白”。
“想要村庄发展起来,充实村民的‘钱袋子’是当务之急。”这位商人出身的村书记创新提出“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的路子,通过企业转制、出租厂房、发展第三产业等方法,为村庄吸引来百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并带领村庄连续5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0万元。
手里有了钱,黄金德又将改革的目光瞄准了村里的居住环境。“让‘居者有新房,村庄有新貌’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黄金德说,从修建公园入手,他带领村干部将村庄划分为三期改造,却不料第一步就碰了“钉子”。
原来,徐福村曾世代以农业为生,在村里建一个不能耕种、不能居住的公园,在不少村民眼里成了“吃子孙饭”的事情。“闹得最凶的时候,甚至有村民跑来决斗,站在填土的地方,说什么都不让机器动工。”黄金德回忆说。
面对周遭围观的村民,黄金德意识到此事应当“智取”——既然村民不理解为何要建公园,那就让大家亲眼看看有公园的好处。为此,黄金德专门组织了一批党员、村民代表奔赴妙山村、滕头村等先进村庄考察。“就在去的当天,原本意见很大的村民坐在公园长廊上特别真诚地跟我说,‘公园,咱们村也得建一个’。”他说。
正在研究乡村规划的黄金德。李睿清/摄
27年间,黄金德碰到不少类似的事。修建老年活动室时有村民拒绝搬迁,他带领村干部上门劝说20多次;两夫妻因经济原因频频吵架,他不仅主动借钱,还为男方介绍工作;村民为省钱在河道洗衣污染水源,他以每年20万元的水费补贴改变村民的习惯……在他的带领下,128套别墅、48套老年公寓、80套复式楼和295套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越来越美的徐福村由此获得全国文明村、第二批未来乡村等荣誉。
“徐福村能有今天,多亏了阿德书记!”谈起黄金德为村庄的付出,73岁的戎桂芬笑容满面,如今她与老伴不仅住上了带电梯的二层新居,每月还能领到村里发的养老金,“现在提起我们村,十里八乡都羡慕。这要是放在20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村子好了,大家伙儿日子好了,我这心里才踏实。”面对村民的称赞和新获得的荣誉,这位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村书记脸上质朴如初,“只要村子需要,只要村民认可,我愿意继续坚守这个岗位,为徐福村的建设、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