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数字峰会丨给暴雨“画像”、为救援“导航”、让群众“跑赢暴雨”云南这个智慧防汛机制筑牢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7:44

  12小时预报给暴雨“画像”,6小时响应为救援“导航”,2小时AI算法让群众“跑赢暴雨”……日前,云南省气象台携我省建立的云南防汛调度“1262”预警叫应机制,精彩亮相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在现场展位屏幕上,“1262”预警叫应机制如何构造起分钟级强降水观测数据的“天眼”,给暴雨“画像”、为救援“导航”、让群众“跑赢暴雨”,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了解。

  “云南‘九分山水一分田’的特殊低纬高原地形地貌,既有热带气旋的‘突袭’,又有地形抬升的局地暴雨,每年因强降水引发的洪涝、滑坡等灾害频发。基于平原地区的传统预报模型对于云南的强降水预报准确率仅为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气象台相关负责人向观众讲述。

  如何让预报“看得见”风险、“叫得应”响应?云南向雨而行,以创新作答、以智慧突围。

  云南省气象部门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利用,攻克技术难关,在全省新增1557个天基、地基、空基观测站,将雷达覆盖率从48%提升至88%,构造起分钟级观测数据的“天眼”。同时,通过气象、应急、水利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预报、研判、响应、处置”闭环管理,将气象预报从“信息通报”升级为“行动指令”,实现气象预警与应急处置全链条衔接。

  “自2022年机制实施以来,已成功应急响应386次,安全转移9.68万人,其中2024年极端暴雨过程实现洪涝灾害零伤亡,创造了防灾减灾的云南佳绩。”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云南气象”App,预警信息可实时直达县、乡防汛责任人,以数字赋能基层,实现叫应“零延迟”。同时,云南省气象台与水利部门共享3674个水文站点数据,联合发布地质灾害、山洪预警,构建起“气象 ”防灾共同体。

  “1262”预警叫应机制助力形成的“数据要素 气象服务”模式,广泛赋能农业、水电、旅游等多领域,年减灾效益超4亿元。“今后,分秒必争的‘云南智慧’将深化与AI技术融合,继续为全国复杂地形区防灾减灾提供智慧防汛的云南样本。”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南省气象台 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