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南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25-04-30 08:07:30

  日前,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传来喜讯:云南产改工作继在2022年全国五年评价考核和2023年全国工会重点工作督查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次后,在2024年全国两年评价考核中继续获得“优秀”等次,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云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突破、交出新答卷,全省技能人才达593.73万人、高技能人才达171.45万人,新时代产业工人有为有位、争相建功立业,在云岭大地唱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紧跟产业发展 加快人才培养

  在曲靖市麒麟区职教集团美容美发实训基地,来自上海雅业美容美发有限公司的老师林阳正在耐心指导学生们的手法、动作。林阳说:“我们从2020年开始和麒麟区职教集团合作育人,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两年,再到我们公司实习一年后就业,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

  校长变厂长、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学徒、课堂变车间、作业变产品……这样的产教融合模式,已在全省职业院校得到普遍推广,在解决企业用工难、职业教育招生难、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云南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高素质产业工人。立足产业发展需要,我省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在楚雄、曲靖、文山、昭通组建区域产教联合体,聚焦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航空等技能人才紧缺产业,组建38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163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10家省级工匠学院,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逐步构建了覆盖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制定出台《构建边疆职业教育发展新范式 服务“三个定位”建设实施方案》,还印发《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效实施方案》,推动职业教育“中高本”纵向贯通、“职普技”横向融通、州(市)区域融合。在全省实施中职兜底招生、免费教育政策,2024年中职学校录取人数比2023年增加了3.88万人。

  加大培训扶持力度。我省深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开展补贴性培训59.7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培训195.48万人次,开展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技能促增收试点培训1.75万人次,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全省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7万人次。开展职工(农民工)培训17.7万人次,技能培训取证3.6万人次。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全省建成就业“幸福里”社区56个、零工市场17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6432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3685家,“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有效提升产业工人就业水平。

  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的同时,我省通过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薪酬与技能等级挂钩,打通产业工人向上成长通道,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激发广大产业工人苦练技术、增强本领、争当工匠的热情。全省累计选树云岭工匠129名、市级工匠802名,1人入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弘扬工匠精神 激发干事热情

  互联网营销师比赛直播带货,无人机驾驶员在蓝天上“一决高下”,茶艺师的表演带来味觉和视觉双重体验……4月11日,云南省第22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昆明市启动,当天举办了9个职业(工种)的省级决赛,参赛职工在比赛中切磋技艺、提升技能。

  同一天,“团结奋斗促跨越、咱们工人有力量”云南省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今年,全省将以7项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和14项省级示范性劳动竞赛为标杆,以83个职业(工种)的省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带动不少于120万名职工参加各类竞赛。

  赛事接连不断,促进重点工程刷新进度条、重要项目提速增效。为激发产业工人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我省实施劳动和技能竞赛三年行动计划,每年组织不少于100万名职工参赛,激励广大职工在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中强本领、建新功。2024年,蓬勃开展的劳动竞赛助推滇中引水工程水源工程隧洞全部开挖完成,输水工程累计开挖571.09公里,高黎贡山隧道等控制性重难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创意层出不穷,创新创效活力奔涌,助推企业降本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我省深入实施提升职工素质、鼓励职工创新创造三年行动,广泛开展企业“四技”活动、职工“五小”活动、基层“两比”活动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建成省级劳模、工匠等创新工作站(室)471家,带动广大职工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项目、发明创造项目、先进操作法13.78万项。

  聚焦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我省印发《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服务“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省产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中老铁路沿线4个州(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意见》措施落地见效。省总工会与越南河江老街莱州奠边四省联合开展首届工匠代表、技术能手职工技术技能交流活动。省教育厅支持沿线4个州(市)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结合沿线4个州(市)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项目式”职业技能培训;中老铁路沿线4州(市)签订了产业用工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强化跨区域合作。

  我省将继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聚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目标任务,不断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力争到2035年全省新增30名左右大国工匠、300名左右云岭工匠、1500名左右市级工匠。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