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大跃进”错了吗

发布时间:2025-04-27 18:16:11

  有些人始终把1958年的“大跃进”作为攻击毛主席的炮弹,一口咬定毛主席犯了“极左”的错误。

  不可否认,“大跃进”是毛主席倡导的,而且运动中确实出了“浮夸风”之类的问题。

  笔者以为,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把“大跃进”与“浮夸风”分别开来。这是战略与战术的问题,不应混为一谈。

  首先,我们看“大跃进”形成的背景。1958年,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许多指标都超过了英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而且是个贫穷的农业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苏联的快速发展,让毛主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便提出了“超英赶美”的计划,口号是包含钢产量15年赶超英国,50年赶超美国。

  从出发点来看,毛主席是急于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从实践来说,这两个目标后来也都如期实现了。说明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不存在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问题。

  战略上没有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毋庸置疑,肯定是战术上出了偏差。具体说便是“共产风”、“浮夸风”这些脱离实际的东西让“大跃进”变了味道,如同一锅香喷喷的饭菜掉进了几只苍蝇。

  当然有人会反驳说,在“七千人”大会上,毛主席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说的没错,毛主席确实在会议上主动承揽了责任。可这是老人家的一种胸怀,是伟人的一种担当,这种高风亮节,足以把那些善于邀功诿过、哗众取宠的小人甩出几条街。

  其实,毛主席看到“大跃进”中出现的“共产风”、“浮夸风”等“左倾”现象,心里非常着急,马不停蹄地下基层调研纠正。

  这些事情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查询有关历史资料,马上就会得到答案。

  下面是毛主席1959年4月29日,在《党内通讯》上发表的《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从中就能看到老人家当时对所出现问题的态度。全文如下: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们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农怀疑,中年人也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不当作命令下达,只给下面参考。此外,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以内,只能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这四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提到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对实行八字宪法〔1〕,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是必然的认识。

  同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意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不难看出,毛主席在信中不但提出了对农业生产的建议,而且明确反对脱离实际和不讲真话的做法。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几次提到不要听“上面”的安排。

  那么,“上面”指的是谁呢?

  很明显,指的是“大跃进”活动的指挥者。至于指挥者是谁,这里无关紧要,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心里都清楚。

  笔者想说的是,评判“大跃进”的对与错,不能因为其中出现了“左”的东西,就全盘否定,这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更不应该惧怕承担责任,把所有“罪过”推到已经退居二线的毛主席身上,这起码不是君子所为。

  现在,有些人道貌岸然,张嘴闭嘴实事求是,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说话做事靠想当然,一切由着性子来。

  “大跃进”有着极强的历史背景,其复杂性不是一个“左”字就能定性的。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纠正其中的错误,但也应该看到它的成绩。

  现在做事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完全靠金钱,也叫“经济杠杆的作用”。可是,在新中国一贫如洗的条件下,没有金钱做杠杆,靠着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把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针对“大跃进”,有的人张嘴“左”闭嘴“左”,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左。他们拒不承认历史,武断地定性历史问题,而且老虎屁股摸不得,动辄就扣帽子,打棍子,这才是“左”,是真正的“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