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外贸创新路径:物流效率、韧性与可持续性三重突破

发布时间:2025-04-21 10:44:44
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已经成为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引领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与全球采购商共建高效供应链体系,持续为全球贸易畅通提供坚实保障,释放出“物畅其流、渠道通达”的发展动能。4月16日,2025珠江国际贸易论坛设置“物流护航 畅渠道谋发展”专场论坛,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蔡裕东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头部物流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就国际供应链格局重构、物流业数智化转型、提质降本增效等热点议题展开探讨。
本场论坛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支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论坛上谈及,虽然全球经贸规则出现乱局,但全球经济、贸易仍然保持了巨大的韧性,供应链全方位国际合作非常关键。他还呼吁,通过智能化的物流和智能化的供应链,和全球企业建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广交会秘书处常务副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展览总监刘晓敏在致辞时表示,广交会是全球各国和地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希望企业用好广交会,读懂用好相关物流支持外贸发展政策工具,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论坛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全球产业链的重构正在推动贸易物流体系变革,我国物流企业正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局部优化迈向全局智能,与外贸企业一起共同构建全球供应链服务新生态,突破效率、韧性与可持续发展“三重门”。
此外,中国外贸物流也因变应变,进一步强化行业韧性:一方面,中国外贸物流在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布局和发展呈现出显著变化,这些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外贸物流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外贸物流呈现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发展的趋势。根据报告,中国外贸物流各领域亮点纷呈,2024年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56亿吨,同比增长5.0%。海运、空运和陆路运输外贸物流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360.6万吨,同比增长29.3%;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9392列,发送货物207.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7%和9.2%。
从沿海港口的巨轮云集到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从航空货运网络的全球穿行到跨境电商物流的快速崛起,中国逐步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化、智能化、绿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将物流网络延伸至亚欧非大陆腹地,打通了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贸易新走廊,为全球产业链重塑注入中国动能。
从运输执行者到供应链组织者:构建供应链服务新生态在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今天,物流已经从传统的成本项跃升成为了可以塑造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资产。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与智能化升级,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