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用心用情暖桑榆 云南省委老干部局2025年首场送教活动走进普洱玉溪两地

发布时间:2025-03-29 00:07:40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3月25日至28日,云南省委老干部局2025年“云岭银学”矩阵送教活动在普洱、玉溪两地开展,在云岭大地铺展出一幅老有所学、银辉闪耀的生动画卷。

  四天两地,1场大讲坛、2堂精品课、5场专题辅导、4场示范课,近千名老同志参学,从思政讲堂到示范培训,从非遗精品课到AI课堂,这场跨越山川的“知识接力”,让银发学员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基层老干部工作注入新活力。

  此次省委老干部局“云岭银学”矩阵送教活动,依托省老干部党校、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云南老年大学平台,采取省级优质教学资源下沉、统筹市县特色资源、线上共享共学的办学方式开展。活动紧扣基层需求脉搏,充分结合离退休干部学习特点,采用“订单式”送课模式,邀请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以“集中授课 观摩示范 现场体验”“理论学习课 老年教育精品课 老干部活动示范”的形式开展授课。

  学“回信精神” 牢记嘱托

  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根基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凝聚力量。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哪里,理论学习就覆盖到哪里。

  “云岭银潮之声”大讲坛上,省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号召广大老同志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同志的殷切希望转化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不竭动力。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后代、普洱民族团结园讲解员讲述先辈故事,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普洱学院相关学者从历史的维度解读“两个结合”的边疆实践——复兴之城与团结之路,“这是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更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这样的课有理论深度、有历史厚度、更有情感温度。”现场老党员备受鼓舞,更感使命光荣。

  在玉溪学习会场,来自省委党校的专家为参学的老干部们带来全国、全省两会精神全面而系统的辅导,参学老同志一致认为,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此次培训正当其时,将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

  解思想之惑 固本培元

  增强抓党建促业务的履职本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上,课程紧扣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委员和党建联络员的履职能力目标,精心安排专题辅导授课。普洱市、玉溪市委老干部局负责同志讲授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和政策业务,让老干部工作者通过学习,进一步熟悉掌握离退休干部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新媒体时代下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应对,省委党校教师既讲述专业领域的探索思考,又分享实际工作的经验积累,让理论概念变为实例实操,为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提供了参考。

  带着问题来,揣着答案走,基层工作难题在“头脑风暴”中找到破题思路。

  “这样‘一竿子插到底’的送教方式,能让更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接受来自省级‘第一手’的培训,对加强新时代县市一级的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相当有效。”“学而知不足,也更增动力。通过学习,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老干部工作充满了信心。”两地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纷纷道出心声。

  滇剧 AI 老有所学

  让银龄生活有滋有味

  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触碰智能科技,“老有所学,银龄生活有乐有为”在“云岭银学”画卷上泼墨生辉。

  老干部教育精品课《打开滇剧之门——滇腔滇韵弘国粹,云岭山茶吐芳华》上,云南老年大学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云南省滇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润梅现场演绎《张桂梅》《江姐》等经典剧目,唱腔婉转间展现非遗魅力,更将滇剧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入思政教育,学员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朋友圈瞬间被“戏曲之美”刷屏。

  在玉溪片区,为深化学员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王润梅专门以玉溪戏曲名家冯咏梅的艺术实践为例,着重解析其代表作《水莽草》的创作精髓,讲述如何通过“以情润腔、以声塑形”的表演理念,在滇剧传承发展中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这种时空对话式的编排,使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从“看戏”到“懂戏”的认知跨越。

  “滇剧作为云南地域文化的瑰宝,滇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参学的老同志们纷纷表示,课程既提升了老干部艺术素养,更增强了文化自信。

  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精心准备了智能象棋机器人、围棋机器人、无人机飞行模拟和中医智能AI体检,助力离退休干部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能时代,拥抱智慧生活。

  在中医智能AI体检区域,退休干部张阿姨把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仪器开始把脉。很快,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几分钟后,“AI中医”生成了智能诊断结果,并给出有针对性的饮食推荐。

  “没想到七十岁还能玩转高科技,这样的课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老同志们体验了无人机的实操飞行,直观感受到无人机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突破性。

  将艺术、AI、健康等融入长者生活,这场“银发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工智能的对话,不仅演绎着“老有所学”的时代新篇,也为更具鲜明时代特征和人文关怀的老年教育康养新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四天行程,“云岭银学”团队带着“精品教案”来,与基层面对面深入交流,收集需求、记录期待,揣着“定制笔记”走,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路径。

  挥手作别,老同志们满载而归的笑容,印证着省委老干部局“云岭银学”矩阵资源从“普惠共享”向“提质增效”的跨越,印证着老干部工作更进一步提升。

  “这次送教不是终点,而是构建省市两级联动办学体系的新起点。”省委老干部局负责人说,“我们要让每一位老同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有品质、有温度的教育服务,为银龄生活注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全省各级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充分发挥学习活动阵地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抓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了平台。为健全和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动全省离退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构建以“领学 送学、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示范+轮训”的“云岭银学”矩阵。

  2025年,省委老干部局实施“银龄尚学”工程,通过“云岭银学”矩阵,计划开展8期联合送教活动,为全省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课程和高效的养老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春山可望,这场送教活动正催生着更多可能。新时代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在云南山水间续写着温暖篇章。

  云南网通讯员 周瑜 李雪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