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致敬榜样 2024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25-02-22 12:07:54

  云南网讯 (记者 彭锡)2月21日,2024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昆明举行。该活动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对2024年度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进行表彰。

  回望2024年,“坚守”和“精细”成为了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获奖者共同的关键词。2024年度评选出的10位个人和1组集体获奖者,包括钻研芯片推进云南铁路革新的技术人员王超、用音乐创作歌唱家乡建设新面貌的哈尼族优秀音乐人李维真、通过实干救活企业并打造成为云南品牌的企业家刘军和顾星、数十年扎根基层行医授业的“济世仁医”李伯藩、用生命和毕生积蓄向困难学子传递爱心的普通职工杨达伦、从运动场回归生活的奥运冠军刘浩、救火场上的无畏的逆行者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等,他们或平凡、或熟悉的面孔向我们传递着温暖和感动,至真的信念激励人们砥砺前行。

  颁奖典礼上,王超说:“这份荣光不仅映照我个人的奋斗之路,更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映射出所有为云南铁路现代化不懈努力的奋斗者的光辉形象。”

  顾星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所有为云南米线产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同行者,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云南人。“从事米线行业,这一路荆棘密布,挑战重重。但‘让云南米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信念,始终如熠熠星辰,支撑我从未言弃。”

  据悉,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是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的社会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至今已走到第22年。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始终坚持“新闻主角、云南元素、时代精神、榜样力量”的标准,坚持“智慧、正义、无私、温暖”的正能量原则,评选出超过200名在各行业为云南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新闻人物。

  作为我省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以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报云南日报为龙头,包括云南省都市第一报春城晚报在内的7报8刊,以云南网、云新闻客户端、开屏新闻客户端和云南省“新闻 政务发布”权威内容聚合平台云南号为代表的网站新媒体传播新渠道,以及多平台账号组成的全媒体矩阵。

  2024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获奖者风采:

  李维真

  华语流行乐坛男歌手、原创音乐人

  李维真出生于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的哈尼梯田,代表作《云南》全网播放量破亿,让更多人认识了他和云南的哈尼族。出道12年来,李维真发行150余首歌曲,参与各大卫视的综合演出。他的创作灵感源于对家乡的热爱,走遍云南16个州市采风,将各地的民族、民俗特色融入音乐。2024年,李维真创作了《五百里》《寨之恋》《何必去远方》《哈尼公主》等歌曲,通过融合流行音乐元素,展现云南民族音乐的包容性。他还积极参与云南文旅活动,其中《哈尼公主》全网点播超千万次,助力红河文旅取得佳绩。从哈尼梯田到更大的舞台,李维真始终怀揣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未来,他也将继续用音乐描绘云南的美,诚邀大家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杨建媛

  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创始人

  36岁的杨建媛,曾是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蒋家寨的普通农村妇女,2017年成为助老员。2018年,杨建媛联合几名志愿者发起助老公益志愿活动培训,申请创办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还申请到“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项目支持。如今,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已培育34名乡村助老员、组建36个志愿者服务团队,吸纳1000余名村(社区)志愿者,累计为2000余户5000余名老人提供超40万人次居家养老服务,杨建媛用行动温暖着乡村老人,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顾星

  昆明市米线行业协会会长、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艺术设计专业走出的餐饮企业家,用非凡的创业历程,书写了一段精彩的商业传奇。因米线包装业务,顾星对米线行业有了深刻认知,决心打造云南首屈一指的米线流水线,经历合作危机、暴雨淹没厂房,恢复生产后,顾星意识到云南米线行业要走标准化道路。他自研设备、革新工艺,与商家合作探索标准化生产。星桥食品获得多项荣誉,还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拥有多项专利。他不仅专注企业发展,还资助困难大学生、解决困难青年就业、带动农产品销售,他怀揣让米线走出云南的梦想,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

  唐永波

  保山市昌宁县公安局田园派出所文昌社区警务队中队长

  从警32年,116本工作笔记,无数次冲锋陷阵斗毒贩。在禁毒的生死战场上,他英勇无畏,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他从不退缩。回到社区,他又化身为贴心的“社区管家”,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他带领全所民辅警让漭水镇在三年半时间里实现了命案和恶性案件零发生。他注重以老带新,培养了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新民警,有效践行了“枫桥经验”,其所在的派出所也被评为“群众满意的派出所”。他的“五勤工作法”——耳勤、腿勤、口勤、手勤、脑勤,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群众当亲人,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件事,这就是我的工作。”唐永波以实际行动织密了社区治安防控网络,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如今,年满53岁的唐永波依然奔波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民警察应有的担当与奉献。

  王超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车辆段检修车间车辆电工

  在0.01毫米的精度世界里,他将工匠精神雕琢成芯片上的山水长卷。从检修客车电气系统,到修复电路主板,王超20多年坚持一线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磨砺技能。王超说:“我没啥爱好,就喜欢修火车。这活有意义,咱干着有意思!”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车下电源主控板卡承载着30余枚精密芯片,其中DSP芯片比指甲盖还小,200多个焊脚之间的距离细如发丝,王超凭借着高倍放大镜下的微雕技艺,将每一个焊脚精确无误地“绣”在集成电路板上,让电路板重获新生。王超带领团队研发了铁路客车网络控制部件通信功能试验装置,每年因此节约的检修成本高达数百万元,这一研发成果也因此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改善车厢温度、升级动车组试验台、高效检修……王超是名副其实的在铁路客车芯片上雕花的“艺术大师”。

  杨程成

  一级导演、云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杨程成以孩童纯真的视角,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让观众透过银幕领略到云南不同地域的独特风貌。他编剧、执导并出演的电影《再见土拨鼠》,一举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及三项提名奖,成为云南电影界的骄傲。在他的镜头下,云南的山川美景、民族风情与生态之美完美融合。他镜头中的儿童题材电影更偏向多元地域和民族化,儿童形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儿童的玩伴从其他儿童延伸到动物和田野树林;他将民族影片从“猎奇”转变为“日常”,让民族题材电影变得更包容和日常化。如今,他沿着“童年三部曲”的策划继续在创作之路上前行,在“儿童 民族 生态”结合的影视创作中探讨和展现民族文化认同与儿童电影传播的更多可能性。

  刘军

  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担任滇雪粮油董事长十四年,刘军从青壮年到华发满头,他带领仅有67名员工、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的滇雪,一步步成长为拥有近700名员工、年销售额30亿元的云南粮油品牌代表企业。如今的滇雪是集油脂油料生产、储运、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拥有“滇雪”“菜家村”两个品牌,食用油年销售量22万吨,云南市场占有率近30%,获得了国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等称号。刘军也担任着全国工商联执委、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并于2024年11月获得了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是2024年云南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家。

  刘浩

  巴黎奥运会静水皮划艇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

  2024年8月8日,在巴黎奥运会静水皮划艇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刘浩和队友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夺冠,这是继伦敦奥运会后云南再次获得奥运会金牌,也是云南第一枚非集体项目的奥运会金牌。从东京奥运会的遗憾到巴黎奥运会奏响国歌,刘浩度过了3年蛰伏期。走下赛场,刘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每个冠军其实都是普通人,都要过上平淡的生活。”接下来,刘浩将继续为云南体育贡献力量,并完成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计划。

  杨达伦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已故退休职工、遗体捐赠者

  2024年4月11日,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退休职工杨达伦去世,依照其遗愿,亲属们将其遗体捐赠给了昆明医科大学,遗产也全部捐出用于教育事业。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为医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把遗产捐给困难学子,帮助他们实现求学梦想。很多感动,源于朴素的关爱;很多伟大,出自平凡的善举。他的善意让更多人关注遗体捐献事业,传递着爱与感动。

  李伯藩

  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

  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2024年“最美医生”名单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医师李伯藩光荣入选。从医60余载,退休后的18年里,李伯藩依然奔波在义诊的一线,累计服务患者超过100万次,且分文不取。如今,84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义诊、带教徒弟、指导中医事业发展。他践行“半行阴功半养生”的理念,不仅成为了无数患者的救命恩人,也成为了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楷模。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

  面对肆虐的山火,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于2024年3月千里驰援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战士们迎战烈焰,在3600公里长途跋涉、12昼夜不眠不休后,200名勇士们面对高海拔缺氧、复杂地形与肆虐的火魔,无畏前行,以血肉之躯架起生命水龙,守护千年红豆杉林与村民安宁。他们用灼伤的双手和满身烟尘,写下“绿水青山守护神”的壮美史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