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学季为何咳痰喘高发?家庭雾化怎么做?儿科专家提示
随着全国各地的开学季陆续到来,家中“神兽”终于要归笼了。冬春交替的二月,我国气温起伏变化快,容易诱发儿童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儿童日常上课、课间操等容易形成聚集的活动,为疾病的交叉感染提供了温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呼吸系统也相对娇嫩,气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卢成瑜主任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开学季,学校与家长更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尤其对‘咳、痰、喘’等症状应引起重视。除了打针、吃药以外,雾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式。”
据介绍,雾化治疗是指用雾化器把吸入药液分散成雾状,经患者吸气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通过雾化,药物可直达呼吸道和肺部,具有用药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起效快等优势。当下,随着雾化治疗进入家庭场景,家长们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卢成瑜主任表示,“居家雾化治疗较为方便,节省了外出就医的时间、金钱等各项成本,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不易产生抗拒、不安等情绪。我们建议有‘一老一小’的家庭,常备家用雾化装置。但需要注意的是,居家雾化的操作需要遵循医疗专业人士指导。如遇无法缓解症状的情况,仍然要尽快就医。”
近期,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最新制定并发表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强调,儿童在雾化前30分钟不要进食,避免雾化过程中因不适引发呕吐。雾化治疗过程中,要确保药杯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避免任意倾斜或晃动。整个过程中,患者只需保持平静呼吸,直到雾化气体完全用尽即可。治疗结束后,应用清水将面部冲洗干净,对雾化用具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等。
专家表示,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当下,家中“一老一小”是最需要关注的脆弱人群。家庭雾化治疗的正确和规范使用,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患者的治疗场景,日益成为众多的家庭呼吸健康管理的新选择。
(刘轶琳)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