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乘风启航,昆明海关助力云南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发布时间:2025-02-14 18:07:47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进程的加快,云南国际航空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按下发展“加速键”,口岸承载力、带动力、辐射力持续增强,“空中桥梁”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全省共有昆明长水、丽江、西双版纳、芒市四个国际航空口岸,大理国际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在飞国际航线45条,通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基本实现对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的全覆盖。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240小时过境免签、国际航班复航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来云南喝云茶、品云咖、吃云果、食云菌,成为了中外游客的必“打卡”项目。2024年昆明海关共监管经云南省航空口岸(下同)进出境航班2.7万架次,出入境人员32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4.7%、143.6%;2025年1月,进出境航班2969架次,出入境人员33.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9.6%、68.8%。

  开年以来,恰逢春节出境游迎来高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国内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连接欧亚的国际航空枢纽,飞往吉隆坡、新加坡、曼谷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火爆”。1月,昆明长水机场口岸出入境航班达2747架次、旅客31.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0.6%、67.5%,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节假期长,我带着全家到东南亚开启一次家庭旅行,通关很快捷,体验感很好。”昆明的濮女士一家准备飞往泰国。 

  “我们深化‘智慧旅检’创新场景应用,采用‘先期机检’等措施,在出入境通道设置了9条卫生检疫、行李查验通道,部署行李物品CT智能审图设备,优化智慧卫检闸机测温系统,自主研发了涵盖缅、老、泰等6国语言的智能自助申报终端,可实现旅客无感通关。”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入境旅检大厅,昆明长水机场海关旅检一科科长杨志良和同事正在电脑上审查实时传输的旅客行李X光机扫描图像。目前,“智慧旅检”通关模式已在云南各航空口岸推广运用。

  丽江、大理和西双版纳作为云南旅游的“金字招牌”,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2024年以来三地共增开、恢复国际航线5条。为更好地应对跨境旅游热潮,各地海关主动对接航空公司、机场、旅行社等,提前掌握航线动态,建立“一机一策”定制化通关方案,帮助解决航空器备案审批、航空器卫生处理等通关诉求,增配英语、老挝语、越南语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引导,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为跨境旅游热增添“助燃剂”。

  随着国际航线持续扩容,航空货运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昆明海关发挥航空网络“耗时短、货损小”等运输优势,为“鲜急特”货物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查验,建立“属地 口岸”联动查验模式,提供企业资质办理、属地查检、检验检疫证书签发“一站式”服务,全力保障鲜切花、水果、食用菌等“云系”产品快速通关。

  “近期,我们公司的鲜切花每天出口达1.5吨以上,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鲜切花娇嫩,只有用最短的运输时间才能保障最好的品质。海关便利的通关措施,助力我们的货物及时运抵海外市场。”云南瑞翔报关有限公司负责人潘立刚说。

  为保障“云品”抢“鲜”出口,各地海关开启24小时通关专窗,畅通关企联络渠道,提前掌握航班信息,卡准空运时间点,建立“准入风险研判、即到即查、即放即提”通关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保障高原特色产品“组团出海”。

  2024年,云南省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4.8万吨,同比增长46.8%;2025年1月,进出口货物4390吨,同比增长24.5%。

  据悉,昆明海关将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全力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助推云南省航空口岸蓬勃发展,不断织密面向南亚东南亚“空中桥梁”,与世界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摄影 徐雨萌 马舒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