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渝水区以数字化改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5-01-12 06:11:04

原标题:渝水区以数字化改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光华 特约通讯员倪菁)偌大的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设备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精准作业;中控室里,“数字大脑”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所有生产环节……近日,记者走进新余经济开发区万达美线业有限公司5G智慧车间,数字化、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澎湃着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强劲动能。

为解决招工难、品控难、管理难等痛点问题,万达美在2021年就投入8000万元改造多条生产线,并在2022年建成5G数字工厂。公司董事长万红飞说:“通过‘智改数转’,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2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83.33%,不仅实现了产能翻番,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新余市渝水区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换线、人机协同、上云用数等方式,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前,全区有191家企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产业数字化指数达77.9,拥有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4家、贯标企业30家、4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家企业入选省级“小灯塔”企业培育名单。

自从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新余市裕丰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每一个电流互感器,都有了一张“数字身份证”。“以往提升良品率,要派专人全程监督每个生产环节并详细记录,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公司总经理张小莲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标识,就可掌握每件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信息,我们也能通过它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提高智能制造能力。目前,公司产品良品率提升了5%,产能提升了20%。”

包括裕丰联在内,渝水区已有101家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标识注册量5329万个,标识解析量近6亿次。“借助标识解析系统,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数据共享共用,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融通,还方便企业对产品溯源、提升产品质量。”新余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经理廖文雄介绍。

为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渝水区全力提供要素保障。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奖补。积极搭建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新钢“物联网 ”智慧物流管控平台等赋能平台。与科大讯飞、上海宝信、海康威视等服务商开展合作,提供企业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目前已完成181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工作,推动数字化转型91家。创新推出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渝数贷”,目前通过“渝数贷”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放款项目22个,金额1.077亿元。

渝水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计划完成70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选树5家企业进行示范标杆打造,每年统筹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力争3年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业示范企业100家,带动全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胡光华)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