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满山,独沐暖阳。群山环绕间摩托车的轰鸣声响彻山谷,红色队旗也在满山茶树间随风飘扬,这是布朗茶乡骑巡队成立以来第100次开展边境巡逻……
近年来,立足社会治理工作实际,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布朗山边境派出所深化主防理念,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全力打造平安边境建设。布朗茶乡骑巡队应景而生,骑巡队以“察”“管”“防”为工作着力点,聚焦打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最后一公里”,化身巡边员、普法员、调解员,与民警携手有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警灯常闪 安全常在
“我会带领骑巡队坚决做到守法奉公尽心尽责,全力配合派出所守护好茶乡家园……”布朗茶乡骑巡队正式成立这天,队长杨建华双手接过骑巡队队旗,也接下守护茶乡布朗的责任使命,从此骑巡队的红旗便飘扬在边境便道、集会闹市、村寨巷口、田间地头。
警灯闪烁、整齐列队。在布朗山边境派出所营区里,40余名骑巡队队员按照行动编组严阵以待。“各组注意,第三轮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现在开始!”。
“有什么及时拨打110。”骑巡队队员高永生做着最暖心的提醒,浓重的方言味儿直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群众看见骑巡队在就会很安心,彼此已经是“无话不说的熟人”。
穿过幽静的村寨巷道,骑巡队队员李英明把摩托车停靠在南朗村王某家门口,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不仅是骑巡队队员,也是南朗村村长。
在派出所民警、骑巡队队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南朗村从“毒寨”变为净土。派出所发挥骑巡队员地熟、人熟、情况熟优势,共同联动参与管理辖区,从以前的辖区治安靠派出所,到现在辖区治安完全靠大家。
近年来,在派出所民警和骑巡队的综合治理下,辖区案情实现“两升一降”,群防群治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老百姓维护家园安全的决心更加坚定。
普法常有守法常在
在布朗山老班章村三所法治进村服务站,月度召开的骑巡队队务会正在进行,“结合最近辖区发生的几起诈骗案子,今天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工作中,骑巡队队员就将化身普法宣传员,把法律知识带到辖区各个地方。
“这个普法宣传单大家好好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反映。”在老班章村普法广场上骑巡队杨春荣副队长正在开展普法宣传。
“杨副队长,给你说个事,你帮我分析一下看……”原来是一外地茶商在他家购买了1.5万元的茶叶,回去后该茶商便在网上大肆宣扬自己买到假的古树茶,并要求“假一赔十”索赔15万元。得知情况后,杨春荣第一时间帮忙联系服务站的王律师寻求法律援助,最终判决茶商因损害名誉赔偿受害人3000元。“我都想着自认倒霉了,这次真是特别感谢杨副队长和王律师。”普法宣传的成效得到显现。走村串户、敲门送法,村民们违法行为少了、防骗意识有了、法律常识高了,骑巡队把普法一线设立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被群众称作是“行走的普法宣传册”。建队以来,骑巡队共配合派出所民警开展法治宣传3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52起、发放宣传单1850余份。
红旗常飘 守护常在
在派出所营区内,骑巡队队员正在和一面锦旗集体合影,锦旗的背后是一个暖心的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回忆还要来到6月29日那天,一通千里之外的电话正式打开这段故事。
“警官,能不能帮我找找儿子,我联系不到他了,最后说是在你们那里。”民警陈涛忠边安抚情绪边做好登记。
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骑巡队主动请缨“让我们去!这地儿熟,骑摩托车还方便。”一时间,边境小道、辖区村寨、街道商铺全是红色骑巡队旗飘扬的影子。“老乡,见过这个小伙子吗?”
“人已找到!。”很快,骑巡队传来消息。当民警再次联系到报警人时,电话的那头满是感激。
违法犯罪现场有骑巡队在,救助帮扶现场有骑巡队在,服务群众现场有骑巡队在,有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骑巡队队旗飘在辖区每个角落,这抹队旗红也将越来越鲜艳。
辖区治保员、护村队员、护边员员、治安志愿者,布朗茶乡骑巡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在不断凸显。布朗山边境派出所将以布朗茶乡骑巡队为群防群治品牌创建抓手,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夯实基层基础,聚焦护卫边境稳定、维护辖区治安、暖心服务群众,不断提高辖区治理“绿色覆盖区”,为共同维护布朗茶乡安全稳定、群众幸福安康而勇踏“踔厉奋发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 李连杰 陈紫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