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捷信在中国业务上半年利息总收入同比降90% 业内曝向多家信托融资

发布时间:2023-12-24 22:16:34

消费信贷巨头捷信集团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出炉。金融虎网注意到,据PPF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捷信集团的总收入为8.33亿欧元,利息净收入总额为4.77亿欧元,净利润为2.26亿欧元。其中,东南亚市场已成为其消费信贷业务收入最高的地区,收入达5.13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捷信集团在中国区的总收入为6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75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为13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与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2.44亿欧元和1.29亿欧元相比,捷信集团在中国区的总收入同比下降75%,环比下降57%;利息净收入总额同比下降89.9%,环比下降78.7%。据金融虎网此前测算,2022年下半年,捷信消费信贷业务在中国的营收为1.4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环比下降42%;利息净收入总额为0.6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环比下降52.7%。

据金融虎网了解,捷信集团在中国消费金融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包括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驰咨询有限公司和深圳捷信一号咨询有限公司等3家子公司,其广东捷信二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02月15日注销。

捷信集团根据四个地理集群提供了收入和净利息收入的额外信息。包括:中国、独联体、东南亚、中东欧。目前,该集团已终止了俄罗斯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捷信的消费金融业务正式进入中国,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规模曾一度超过千亿元。2019年时,捷信集团曾计划赴港交所IPO,但后又取消。2019年时,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曾突破千亿大关,高达1045.36亿元,一度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消金公司。但在此后,其营收净利开始出现下滑。近年来,捷信消费金融的营收和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盈利能力也已急转直下。

据PPF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捷信集团专注于执行战略,在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实现了盈利。2022年,捷信中国消费贷款业务的总营收为3.86亿欧元(约3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利息净收入总额为1.9亿欧元(约14.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73%。2021年,捷信中国消费贷款业务的总营收为11.48亿欧元(约90.56亿元人民币),利息净收入总额为7.06亿欧元(约55.7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捷信消金今年先后三次转让不良资产,合计金额超过198亿元,涉及借款人数超126万户。

今年9月14日,工商信用信息系统显示,近日,Home Credit N.V将旗下100%全资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46.9亿元股权质权给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70亿元,由此计算,上述质权股权价值占其总股本比例的67%。这也是自捷信消金传出“寻求新股东”消息以来,首次有关其股权相关的一则具体动态。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日,据网易财经报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官网公告,一只名为“汇金58号”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这是11月10日至今,第5批汇金58号产品设立公告。根据官网信息,汇金58号用于向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消金”)提供贷款。一份资料显示,外贸信托曾于11月8日向汇金58号的借款人,也就是捷信消金,发送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还款通知函,催促捷信消金偿还到期本息,否则将宣告捷信消金31.7亿元借款立即到期。然而严词催债后,外贸信托竟然转头又一口气为捷信消金发了5批产品募资。

据清流调查发现,目前与捷信消金合作的信托公司不止外贸信托一家。捷信消金还通过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融资,并通过质押应收账款为融资提供担保。目前捷信消金向信托公司提供的存量质押应收账款规模达125亿元。而外贸信托在11月发出的还款通知函,可能是对这家昔日千亿巨头债务状况的“警报”。

捷信可能出售越南业务:消息称估值约7亿美元

今年11月,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泰国最大的银行开兴银行(Kasikornbank)和SCB X是消费者贷款机构捷信(Home Credit)在越南业务的最终竞标者。

消息人士称,韩国KB金融集团(KB Financial Group)旗下的韩国国民银行(KB Kookmin Bank)也已进入下一轮融资。消息人士称,这笔交易对这些资产的估值约为7亿美元。

消息人士称,捷信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其越南业务找到买家。他们补充称,考虑仍在进行中,竞标者可能决定不继续出价,捷信也可能延长持有这些资产的时间。

捷信可能从越南撤资,是其精简业务努力的一部分。目前,捷信所有者PPF集团正将投资重点转回欧洲。PPF集团由已故捷克亿万富翁彼得?凯尔纳(peter Kellner)家族控制。该公司在2019年放弃了15亿美元的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后,一直在审查其在亚洲的业务。

今年早些时候,捷信将其在印尼和菲律宾的业务出售给了日本银行业巨头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在泰国的子公司Bank of Ayudhya。路透社8月份报道称,泰国第二大银行Kasikornbank (KBANK.BK)正在谈判收购消费金融提供商捷信越南(Home Credit Vietnam),交易价值高达10亿美元,这将进一步推动其在越南的扩张。

这家总部位于曼谷的银行也被称为KBank,希望到2027年成为越南资产规模最大的20家银行之一。Refinitiv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为1,197亿美元,在泰国仅次于曼谷银行(BBL.BK)。

捷信成立于1997年,业务遍及亚洲、中欧、东欧和前苏联。凯尔纳的PPF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业务涉及金融、电信、制造、媒体和生物技术。他在2021年死于直升机坠毁,享年56岁。

来源:金融虎网

作者:乐金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