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股票经纪人、金融评论员和经济学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在其最新的社交媒体帖子中引发了关于美国政府征收关税的广泛争论。他认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不会显著影响外国出口商,因为所有国家的出口商实际上都面临类似的贸易壁垒。
希夫指出,除非美国消费者选择购买本土替代品,否则他们最终将承担这些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然而,他强调,美国制造的商品往往难以在价格上与进口商品竞争,从而使得消费者成为关税政策的主要受害者。
希夫一贯将关税描述为一种事实上的税收,尤其是在进口商无法将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供应商的情况下。他认为,这种政策实际上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希夫还对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在CNBC的一次采访发表评论。他指责主持人给予塞勒过于宽松的平台,并未对其进行足够的质疑,同时直指塞勒为“骗子”。他还批评了CNBC的新闻平衡性。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社交媒体用户的争议。一些人提到塞勒的成功记录为其辩护,但希夫反驳称,“骗子也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当他们拥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计划以及一大批天真且贪婪的支持者时。”
作为一名黄金的长期看涨者及比特币的坚定怀疑者,希夫对塞勒的批评并不令人意外。塞勒作为企业界最著名的比特币倡导者之一,与希夫之间早已存在长期分歧。
希夫多年来一直批评比特币及其支持者,尤其是针对塞勒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例如,他曾公开表示,塞勒对比特币价格将达到1300万美元的预测“纯属无稽之谈”。
有趣的是,尽管希夫明确反对比特币及其倡导者,但他的核心经济哲学——包括对法定货币的不信任、反对通胀政策、对债务的担忧以及对国际贸易的怀疑态度——无意中激发了加密货币社区的热情。
每当希夫攻击比特币时,往往会进一步巩固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我们与他们”的身份认同,强化比特币作为反建制资产的地位。
尽管希夫推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但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认为比特币是一种更容易获取、无国界且透明的数字资产。这种认知使得希夫的批评可能间接推动了加密货币的采用,尽管这并非他的初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