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香港《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正式生效。
此番,香港金管局的意图十分明确:仅允许发行以港元为锚定的稳定币,发行主体须获得监管牌照,资产储备仅限本币现金与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同时,也进一步定义了稳定币的本质: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驱动产品,而正式成为一种主权货币延伸的链上金融工具。
而在中国大陆,稳定币的相关政策探索亦在悄然推动。
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不再是边缘的金融创新话题,而已进入货币政策与主权治理的主场,而真正的焦点也已转移。
当稳定币进入监管语言体系,它就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设计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对稳定币的态度,表面看是放还是收,实则正是解决了三个问题:
锚定资产选什么、发行权归谁、运行体系纳入哪套清算逻辑。
当前,对全球稳定币监管走向具有标志性影响的,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模型。
美国选择了市场主导、制度托底的路径。
2025年,随着GENIUS法案通过,稳定币正式被纳入联邦监管。但监管并不接管发行,而是定义了锚定方式与托底要求:你可以发币,但必须锚美元、持合规储备、接受金融体系的审计路径。
这意味着,发行权被让给市场,锚定权留在制度手里。
从USDC、PYUSD,到更多即将合规化的美元稳定币,美国实际建立的是一套“前端开放、后端托底”的运行逻辑。只要你挂钩国债或现金,只要你的账户可查、审计合格,你就可以在链上发一个“美元接口”。
它的好处是,美国不需要自己跑在最前,但能让美元自然渗入Web3的每一个角落。稳定币变成了一种“美元清算API”。
但风险也在这里:美元发币不是由央行完成,而是交给了Circle、PayPal这些企业。储备失守、披露滞后、跨州监管断层,任何一个点出问题,稳定币就不是锚定美元,而是锚定信任本身。
欧盟选的是监管内置、权限收缩的路径。
MiCA将稳定币纳入了极其严格的监管之下。尤其是,一旦流通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如1,000万用户或100亿欧元市值),即被划入“重大通证”监管范畴,需接受欧洲央行等更高一级金融机构的干预,甚至面临限制措施。
这是一种典型的“许可—管制”结构:允许存在,但不给扩张。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和ESMA在多份政策声明中均表达过对美元锚定稳定币在欧元区广泛使用的担忧,认为其可能侵蚀欧元在本地区的货币主权。在此背景下,MiCA对稳定币的强监管路径,或可理解为一种制度性防护:既给予有限创新空间,也控制其在跨境结算与本地支付中的规模性渗透。
然而,高强度的监管同样也会导致稳定币在欧盟的使用场景受限、发行成本高,难以激发市场活力,更难支撑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商业模型在欧盟本地发展。
香港选的是牌照前置、场景封闭的路径。
不同于美国的“开放挂钩”与欧盟的“制度框定”,香港监管更像是从一开始就“预设边界”:只允许锚定港元(HKD)的稳定币申请发行,不允许锚定人民币、美元等他国货币,也禁止多币种、商品锚定或算法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香港注册,并取得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且仅限在监管核准的本地支付场景中流通。
这一“预设边界”的制度设计,体现出香港监管当局的三重意图:
一是锚定币种上的主权明确化,仅承认港元作为稳定锚,避免外币稳定币对本地货币政策的渗透;
二是发行资质的牌照化,借SVF框架将稳定币纳入既有金融监管体系中,与支付宝香港、八达通等本地支付工具并列管理;
三是使用场景的封闭化,仅允许在特定支付生态中小范围试点,暂不开放链上跨境支付、DeFi流通或交易所用途。
这套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内嵌监管”的治理模型,强调从一开始就将发行与使用锁定在监管可控的空间中,先确保对链上支付的技术验证和风险掌控,再逐步评估放开路径。
锚定港元并限制场景使用,可以确保链上资金与本地金融秩序高度绑定,为香港争取在亚洲稳定币基础设施中占据主动地位。但也正因币种与用途的收紧设计,香港稳定币的开放性与外溢性有限,可能难以吸引跨境项目或成为主流Web3支付网络的关键节点。
美国的“市场挂钩 制度兜底”,欧盟的“制度锁定 审慎放行”,香港的“牌照前置 本币锚定”,三种模式看似差异巨大,却都在回应同一个现实:稳定币的发行权与流通权,最终都会回到主权与监管的手中。
随着这些制度路径逐渐成型,全球稳定币市场的竞争逻辑也会被改写——未来不再是“谁跑得快、谁的市值大”,而是“谁的稳定币能嵌入更多的合规支付体系”。这意味着,跨境支付格局、数字货币结算网络,甚至公链生态的流动性分布,都可能迎来一次结构性重排。
但眼下,市场热度已经走到另一端:项目扎堆、概念过热、炒作凌驾于建设之上。越是在制度靴子即将落地的时候,越需要冷却和自检——因为在规则之外的短跑冲刺,很可能在新制度生效的第一天,就被直接清场。
真正的机会,不在狂热中抢跑,而在政策落地的那一刻,拥有合规位置和真实场景的人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