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监管框架是围绕稳定币发行、流通、储备等环节建立的规则体系,目的是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因金融环境差异,监管重点各有不同:欧盟侧重分类细化监管,阿联酋采用双轨模式兼顾统一与灵活,新加坡则聚焦单币种稳定币的严格规范。
欧盟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于2023年6月正式发布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法案),并在2024年12月30日全面生效,适用于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该法案旨在建立统一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解决成员国监管碎片化等问题。
在稳定币的定义上,《MiCA法案》将其分为电子货币代币(EMT)和资产参考代币(ART)。EMT仅参照一种官方货币来稳定价值,功能类似传统电子货币,持有人享有对发行人的债权,可随时按面值赎回。ART则参照包括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的价值组合来稳定价值,持有人不一定享有对发行人的债权。算法稳定币因无现实资产挂钩储备,未被纳入监管框架,实际上在MiCA法案下被禁止。
欧盟对稳定币发行人设置了不同的准入门槛。ART发行人可以是在欧盟成立并获成员国主管当局授权的法人或企业,也可以是满足特定条件的信贷机构。当发行人发行的ART一年内平均流通价值未超500万欧元,或仅面向合资格投资者发行并流通时,可豁免资质要求,但仍需起草加密资产白皮书并通知主管当局。对于平均流通价值高于1000万欧元的ART发行人,需承担额外报告义务。所有ART发行人都有自有资金要求。而EMT发行人要求更为严格,只有经认证的电子货币机构或信贷机构才能合法发行。
在储备资产方面,ART发行人需维持储备资产,以覆盖相关风险和应对赎回的流动性风险,储备资产要与自身资产隔离并由第三方托管,部分储备资产投资需符合低风险、高流动性要求。EMT发行人在储备资产的维持与管理等要求上与ART类似。此外,欧盟还对重要ART制定了特殊监管规则,当ART满足特定标准被认定为重要ART后,发行人需承担额外义务,如采用有效风险管理薪酬政策、评估监控代币流动性需求、定期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等。
2024年6月,阿联酋中央银行发布《支付代币服务条例》,明确了稳定币(支付代币)的定义和监管框架。阿联酋的稳定币监管具有“联邦 - 酋长国”双轨并行的特点。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联邦层面的稳定币发行活动,但不包括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这两个金融自由区,它们有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和监管机构。
该条例将稳定币定义为旨在通过参考法定货币或以相同货币计价的另一种稳定币的价值来维持稳定价值的虚拟资产。同时明确了一些豁免情况,如用于奖励计划或特定生态内流通的积分性代币,以及储备资产小于50万迪拉姆且代币持有人总数不超过100人的稳定币,不受该条例约束。
稳定币发行人申请牌照时,需满足在阿联酋注册成立公司法人并获中央银行许可或注册等要求。在储备资产方面,发行人必须建立有效系统保护和管理储备资产,将其以现金形式存放在独立托管账户,储备资产价值要至少达到流通中稳定币的法定货币面值总额,还需聘请外部审计团队进行月度审计,建立健全内控措施防止储备资产被挪用等风险。在流通环节,稳定币只能作为支付工具,不得支付利息,持有人可随时赎回,发行人需明确赎回条件和费用,同时要遵守反洗钱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个人数据。
新加坡在稳定币监管方面也逐步完善。2019年12月出台《支付服务法》,明确支付服务提供者相关规范。2023年8月1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式发布《稳定币监管框架》,适用于在新加坡发行且与新加坡元或G10货币挂钩的单币种稳定币。
新加坡对稳定币的定义在不同法规中有不同表述,《支付服务法》中对支付型代币的定义较为宽泛,而《稳定币监管框架》则仅规范特定的单币种稳定币。稳定币发行人申请MAS许可,要满足基本资本要求(资本金不少于年度运营费用的50%或者100万新元)、业务限制要求(不得从事多种其他业务,不得直接持有其他法人实体股份)以及偿付能力要求(流动性资产满足提现需要规模或高于年度运营费用的50%)。
在储备资产管理上,发行人的储备资产只能由现金、现金等价物、剩余到期日不超过三个月的债券等风险极低、流动性充足的资产构成,且发行主体需为主权政府、央行或者评级在AA - 以上的国际机构。发行人要成立基金并开设隔离账户分离自有资金和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每日市值要高于稳定币流通规模。在流通环节,发行人需承担法定赎回义务,在五个工作日内按票面价值赎回持有人的稳定币。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欧盟的《MiCA法案》分类细致,对不同类型稳定币及发行人进行分层监管,在保障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保护方面较为全面;阿联酋双轨并行的监管体系既保证了联邦层面的统一监管,又给予金融自由区创新空间,其监管模式相对简明扼要;新加坡则对稳定币发行人的资质、储备资产构成以及赎回义务等方面提出了严格且明确的要求。
随着全球对稳定币监管的重视和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稳定币市场将朝着更加规范、安全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减少金融风险,促进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与融合,为未来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标签:稳定币监管框架,稳定币监管框架是什么,各国监管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