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是一个在手机上使用的加密项目,它希望吸引大量用户加入加密货币,并将 Pi 币总量设定为 1000 亿。你可以在他们的白皮书和官方更新中了解这个巨大的数字,它是整个代币系统运作的支柱,影响着从用户如何赚取代币到项目如何发展等方方面面。
Pi Network 的整个货币计划都围绕着 1000 亿枚代币的上限,并且他们有一套特定的分配方案,以帮助社区发展壮大,让网络更加实用。以下是具体分配细目: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 1000 亿 Pi 币在主网启动时就已经创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挖矿的 Pi 币转移到主网,人们实际可用的 Pi 币数量(即“有效总供应量”)也会随之增长。核心团队、基金会以及用于交易流动性的 Pi 币会逐步释放,与社区自身奖励的转移速度相匹配,因此,随着可用供应量的变化,总体比例能够保持平衡。
Pi 的“挖矿”方式与比特币耗能的“工作量证明”等老派方法截然不同。Pi 优先考虑手机,采用恒星共识协议 (SCP),因此你每天只需点击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按钮即可赚取 Pi,且不会耗尽电池电量。
他们发放挖矿奖励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吝啬,遵循一种他们称之为“指数衰减模型”的模式,这在他们的主要文档中都有详细阐述。基本上,随着网络变得越来越拥挤,以及每月奖励币池的缩水,你可以挖到的Pi的标准数量往往会下降。可以把它想象成比特币的“减半”——当Pi达到大量用户(比如10万、100万、1000万)时,也会降低挖矿率,以防止其变得过于普遍。到某个时候,你将无法再挖到新的Pi,要么是当网络上的用户达到10亿,要么是当社区挖矿的650亿枚币耗尽时。
您可以通过“安全圈”(基本上是您信任的小群体)帮助维护网络安全并让新人注册来增加您挖掘的 Pi 数量。
弄清楚 Pi 币的实际“流通量”一直很棘手,尤其是在它处于“封闭主网”阶段,无法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不同的网站给出了不同的数字,有人猜测,到 2025 年初,Pi 币的数量将在 70 亿到 127 亿之间。
首次挖掘 Pi 币后,需要经过几个步骤才能在主网上实际使用:
1. 可用余额:这是您可以立即用于 Pi 世界内部事物的 Pi。
2. 锁仓余额:您可以选择将迁移到主网的部分 Pi 锁定一段时间(从 2 周到 3 年不等),这样您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挖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网络稳定,并防止太多人一次性出售他们的 Pi。据传,从 2025 年初开始,迁移到主网的大量 Pi 实际上已被锁定,许多人选择了三年的锁定期。
让每个人都进行 KYC(身份核实)至关重要;这就像一个保镖,确保只有来自真实、经过验证的用户的 Pi 才能进入主网,并将来自虚假机器人账户或拥有多个账户的用户的任何 Pi 拒之门外。任何来自未通过 KYC 或在特定日期前不愿进行验证的账户的 Pi 都可能被从可用的 Pi 总量中扣除,可能是被“销毁”(删除)或赠予他人。
Pi 币的运作方式既可能使其价值下降(通货膨胀),也可能使其价值上升(通货紧缩):
从封闭的主网迁移到开放的主网(据说将于2025年2月20日左右进行)对Pi来说意义重大。一旦迁移完成,Pi就可以连接到外部世界,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线,并由更广泛的市场来决定它的价格。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他们需要大量的用户通过身份认证(2025年初的报告显示,已经有超过1200万到1900万人通过了身份认证),大量的代币迁移到主网,以及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至少有100个实用的应用程序在Pi上运行。
Pi Network 确实引发了一些麻烦,也面临了不少争议。一些社区人士和一些分析师对 Pi 公开其代币数量的举动表示质疑,尤其是在实时流通代币数量以及团队和基金会代币的处理方式方面。人们还指出,大量的 Pi 似乎只存放在少数几个钱包里,这些钱包可能属于核心团队或基金会,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个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究竟有多高。
关注 Pi 的外部专家经常提到,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尚未经过独立安全审计机构的审查。CyberCapital 的 Justin Bons 和 Bybit 的首席执行官 Ben Zhou 等加密货币领域的大佬们都公开抨击 Pi,担心其过于中心化,可能抄袭了其技术,并且可能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还有传言称,监管机构,尤其是越南的监管机构,正在对 Pi 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即使面临诸多批评,Pi 核心团队依然坚称,他们的代币系统和逐步发布的理念都是为了公平、安全,并构建一个充满实用价值、能够持久发展的生态系统。最终,Pi 币能否获得价值和成功,最终取决于是否有大量用户开始使用它,它的应用环境有多好,以及它能否经受住开放加密货币市场的艰难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