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穿行在沙漠中的尼罗河 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
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扩展资料
尼罗河的水文特点: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
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
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又稳定。但在流出高原,进入盆地后,由于地势极其平坦,水流异常缓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滞了水流前进,在低纬干燥地区的阳光照射下蒸发强烈,从而损耗了巨额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
白尼罗河在与青尼罗河会合处的年平均流量为每秒890立方米,大约是青尼罗河的一半。尼罗河下游 水量主要来自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以青尼罗河为最重要。
索巴特河是白尼罗河支流,它于5月开始涨水,最高水位出现在11月,此时索巴特河水位高于白尼罗河,顶托后者而使其倒灌,从而加强了白尼罗河上游水量的蒸发。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上游处于热带山地多雨区,水源丰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尼罗河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地图
百度百科-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诞生于什么流域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地图
当时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河边发展的.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然后是两河流域的(在现在伊朗、伊拉克那边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恒河的印度.中国黄河流域,至于南美洲的玛雅文明也是很重要。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包括了哪些内容?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100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亦即通常所说的历史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古埃及象形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最早它用鸟兽等的象形符号表示地名以及国王的名字,它是类似汉字那样的方块字,一个字可以由很多偏旁组成,一个字代表一个意思。今天我们看到最多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刻画在墓穴和庙宇中,这是著名的圣书体,这种书写格式一直维持到古埃及文明灭亡,主要用于神圣的场合。另一种简化的书写格式是僧侣体,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相当于汉字的行书或草书。希腊人占领埃及后,外来人在埃及逐渐增多,古埃及文字发展出更为简便的世俗体。古埃及文字影响了后来的诸多文字,如: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有意思的是一些古埃及文字如“日、月、山、水”和汉字古体极其相似,而且古埃及文字书写格式和古代中文类似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什么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尼罗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世纪以来),即古埃及文明。由于尼罗河从西北向西南横穿埃及全境,所以又叫尼罗河流域文明。埃及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流域的东面是阿拉伯沙漠,西面是利比亚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濒临地中海,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少有港湾的海岸。
尼罗河每年要发洪水。在洪水淹没过的下游两岸,会带来一些上游的泥沙和腐殖质,农民就在河流的两岸耕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的流通。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地图
同苏美尔人不一样,埃及人当时已经可以预知每年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大小,欣赏洪水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认为洪水之神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同时,尼罗河就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所以,最早的尼罗河文明是在尼罗河两岸兴起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曾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尼罗河带给了古埃及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什么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距今约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城邦进而形成国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终止于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
拓展资料:
5150年前(约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完成统一,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大一统国家,其朝代延续并更迭长达三千年之久,一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王朝,共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含0至第32王朝)。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帝国领域有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其帝国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托勒密时期疆域包含昔兰尼、安那托利亚南部,塞浦路斯和地中海诸岛,领土最南时可达努比亚。古埃及有着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政治体系和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